2013年07月24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光阴,从未老去(上)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世界各国烟草博物馆管窥

  ■ 一默 卡莉·泰姆博斯基

  

  自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部世界近现代史便少不了烟草的味道。而一座座规模或大或小、历史或长或短的博物馆,则像是一扇扇回望过去的窗户,在烛光跳跃中,静静展示着那些正在远去的光阴。

  

  不单事关吸烟

  

  综观世界各地的烟草博物馆,可大致分为这么几类:涉及烟草即无所不纳的综合博物馆、万品之中只收一类的专业博物馆、综合呈现特定时期生产生活的人文遗产博物馆。虽然种类各异,但其建立无不本着同一个初衷:把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记忆,用可触碰、可感知的方式展现出来,一代代传下去。

  在美国历史学界,有这样一种认知:没有烟草,就没有美国。此见解虽略有夸张,但烟草对美国立国的重要作用不容小视。事实上,美国是世界上拥有烟草博物馆最多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近20家私立或公立烟草类博物馆。这些博物馆成为当地的重要旅游景点及文化活动中心。

  如,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烟草农场生活博物馆,是由几个当地家庭于1989年自发建立的。其创始人声称,他们为自己的过去和强烈的志愿精神感到自豪。眼见父母、祖父母一代的生活方式正在遭到抛弃,他们决心行动起来,为子孙保存这种特别的烤烟农场生活。现在,它已经成长为被国际社会认可的博物馆,仍在继续为公众保存这一重要的农村生活历史遗产。

  一位名叫丹尼·伯恩斯坦的游客参观该博物馆后在博客中写道:“烟草是北卡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解释了该州当年繁荣的原因。”她这篇博文的题目是《烟草博物馆,并不仅仅事关吸烟》。

  博物馆,博的是物,却往往承载着人们共同的时代记忆。

  2011年,在斯洛文尼亚的首都卢布尔雅那,为纪念卢布尔雅那烟草工厂成立140周年,当地人重修了烟草博物馆,再现当地烟草的发展历史。卢布尔雅那烟草工厂成立于1871年1月19日,由一个位于河边的老旧糖厂改造而成,其雇佣的女工终其一生在厂里卷制弗吉尼亚雪茄。

  该国的专卖制度决定,在一战前,这些女工享有比其他行业女工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多的权利——病假和年假。这是斯洛文尼亚女性获得社会平等地位的先声。事实上,这家工厂女工的社会地位及与该厂所产雪茄的许多故事,增强了人们对这个城市的认同感。

  一战期间,这家工厂的一部分改建为军队医院,收治从伊松佐前线转移而来的伤兵。二战期间,意大利人将工厂的原料和现代机器运走,工厂凋敝。二战后的数十年内,该厂经过多次技改,欣欣向荣。工人社会生活丰富,组建了乐队、合唱团和许多运动俱乐部。这些组织所定期举行的活动成为卢布尔雅那城市生活的重要内容。可以说,这家烟厂的兴衰存亡,早已融入了市民们的时代记忆。而这,正是当地人在该厂2002年停产后,仍重修烟草博物馆以示纪念的原因。

  

  还原珍贵历史

  

  走进北卡州的烟草农场生活博物馆,宛如走进一段尘封的历史:重建的带有独立厨房的屋子、熏制房、原木搭建的烟草仓库,还有屋外厕所。这个6000平方英尺(约合557平方米)的博物馆,展示着永久和定期轮换的农场生活相关物品。这些物品将游客带入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中。其中,有布朗家捐赠的一栋房屋。它建于1910年、1960年被废置,直至1989年被捐赠给博物馆。

  这家博物馆为游客播放展示过去烟草种植过程的电影纪录片。游客还可以从博物馆的纪念品商店里选购《我的城市,我的家乡》、《雅各布的手杖》等介绍当地烟草生产历史的书籍。其中,《雅各布的手杖》讲述了一个犹太家庭在烟草业打拼的故事。

  而与之遥相呼应的南卡罗来纳州烟草博物馆则通过记录老人们的口述,来还原一个个难忘的历史时期。该博物馆总经理雷吉·迈克尔曾拿着录像机,一个一个地遍访当地老人,最终制成名为“当烟草为王时”的纪录短片,通过老人们口述的生动事实,把人们的思绪引入历史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