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玉航 报道
“仙股”之说,最初源于香港的股市,是特别指市值跌至l元以下的股票,在英语中被称为penny stock。从国际资本市场来看,“仙股”的出现是市场化竞争与市场自身发展的标志,即绩差及问题股的股价长期低迷,受到投资者冷落,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如果股票的价格长期低于某一价格就会被摘牌。
目前A股市场出现了多只一元股,虽然其股价仍在一元上方,但实际上其离“仙股”的距离已越来越近。笔者认为如果未来市场化取向深入,其未来会有更大层面的“仙股”呈现。可理解为,这是结构化风险与机会的正常市场轨迹。世界资本市场运行表明,证券市场什么都有可能发生,绩优变绩差、绩差变“仙股”,“仙股”变退市等都说明证券市场的多样化与风险性、机会性。
实际上中国证券市场中出现过“仙股”轨迹,但由于政策性保护与退市政策不严格,其之后再次回归,比如2012年8月,深圳市场中闽灿坤B因退市规则实施,而连续跌停破位1元,最低跌至0.45元,最后由于救赎,其在仙股价后,再次回归,但从其业绩来看,已是多年连续业绩不佳。
观察内地A股市场,近年表现低迷不振的态势非常明显。股票市场中绝大多数个股的低迷走势,实际上正显示出A股结构性风险或结构性高估的现实背景。研究认为,由于市场化的深入或不确定性因素的演变、股票市场自身价格定位趋势、政府干预力度减弱等的影响,A股未来出现“仙股”将是大概率事件。
从A股目前市场估值来看,尽管上海综指跌破2000点,但从整体市场来看,许多个股仍然处于高估之中,很难想象PE1000倍的股票,股价能够站在20元左右,一批长期不回报分红且市盈率超过100倍的股票仍然占据A股较大成份;创业板公司盘小炒作的高估等仍然明显;部分长期净资产为负,业绩为负、回报股东意识或无能力回报的公司最有可能沦为“仙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