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2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乳品巨头强势布局中原市场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伊利集团年产39万吨液奶项目在济源投产,将实现年产值约26亿元

  ■ 本报记者 李代广

  

  今年以来,国内乳品巨头伊利集团加大了在国内、国际同步“织网”的力度,继与美国最大牛奶公司DFA达成战略合作、新西兰投资建厂后,7月10日,伊利集团国内织网也有新举措——济源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39万吨液态奶项目正式竣工投产。

  河南省副省长王铁、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出席了投产仪式。

  该项目投资5.7亿,占地311亩,项目引进国外先进的液态奶生产线及加工技术,采用进口设备,全自动化控制,主要生产纯牛奶、乳饮料、花色奶等系列产品。

  项目达产后,年加工液态奶39万吨,实现年产值约26亿元,年利税6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200多个。

  该项目的投产,使得伊利集团“纵贯南北,辐射东西”的全国战略布局在河南这个枢纽位置上又添重要一子。

  

  愚公移山:

  务实精神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济源北依太行,西距王屋,南临十三朝古都洛阳,东接太极故里焦作,依山傍水,是著名的“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生地。在投产典礼上,济源人的“愚公精神”被多次提及。

  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表示,之所以选择在济源设厂,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济源当地的奶牛养殖发展较快,已经成为中原奶牛养殖重镇。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济源市已有规模养殖场17个,奶牛存栏量达到了1万头,且规模养殖比重高达95%。二是,在伊利集团2006年开始实施的“五年三步走”的产业发展战略中,济源工厂是打通奶源中转枢纽的重要一站,进一步强化布局河南的同时,可实现跨省辐射周边市场,大幅度节约物流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据了解,河南省和济源市政府在伊利济源项目的招商和建设中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不仅将项目列为“市级重点工程”,并推荐为“省级重点项目”,还成立项目办公室,派驻专人、跟踪服务,提前完成了各项审批手续,为工程的稳步推进和项目的高效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济源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当地的“愚公移山”精神。

  

  占位中原:

  伊利全国布局进一步强化

  

  近年来,济源市奶牛养殖取得较快发展,目前全市已有规模养殖场17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5%。去年以来,济源市重点发展奶牛产业化集群,从2012年起,济源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列支奶牛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标准化奶牛养殖厂建设、标准化奶站建设、购买奶牛和奶牛良种繁育体系的奖励或补贴。目前,济源市奶牛存栏数超过一万头,成了中原奶牛养殖重镇。

  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表示,在公司推进“纵贯南北,辐射东西”的产业战略布局中,河南是集团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区域。其中,济源项目是这一战略落地实施的关键一步,具有重要作用和里程碑的意义。

  济源有“豫西北门户”之称,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布局济源不仅可以利用济源本地的奶牛资源,而且大大节约物流运输成本。

  落子一地,辐射全省,伊利落子济源,不得不说是一着妙手。

  

  深耕区域:

  济源项目将带动当地产业升级

  

  伊利在各地的投资布局,素有“催化剂”的称号。每到一地,伊利在自身产业升级以及产能提升的同时,通过产业链效应,为企业自身发展及地方发展开拓共赢的新契机。济源项目,也是如此。伊利对于济源项目的重视,体现在该项目不仅生产纯牛奶,还将生产花色奶、高端奶等高附加值的产品。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伊利济源项目达产后,将有力地带动济源及周边种植业、养殖业、物流业等相关产业链的共同发展。据介绍,伊利的入驻,将全面激活济源地区资源优势。由于乳品的产业链涉及多个环节——养牛所需的饲料可以带动饲草、青贮等种植业的发展,原料包材的供应则可带动纸业、塑料制品的发展,而大量的原奶收购需求则更将带动种植业的规模化、纵深化发展,同时,大量的成品出厂销售则又给当地物流业的发展增添了动力。

  今年上半年,随着国家连续出台“国务院提升婴幼儿奶粉五大措施”、“双提计划”、“九部委加强奶粉安全工作”等重大政策给整个行业注入信心与活力,各乳企纷纷加大投资力度。

  专家认为,伊利济源项目的投产,正是中国乳业即将进入新的上升通道的一个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