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洁 报道
7月2日,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和反垄断局有关人士证实,已掌握部分乳业企业违法证据。
据估算,按照总销售额1%到10%的罚款比例,此次5家乳企处罚总额在1.9亿元到19亿元之间。“可以确定的是,其中某一个品牌的处罚金额就将达1亿元。”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分析师宋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排除某个品牌会在受罚后退出市场。
多家乳企遭调查
7月2日,记者分别致电上述几家进口奶粉企业,均确认称,正在接受国家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其中,惠氏、美赞臣方面向记者证实,公司正在配合国家发改委关于产品价格的调查,目前还在进行中,“有进一步消息,会如实通报”。
多美滋上海媒介公关回应记者称,“正在接受发改委的调查,目前调查仍在进行当中,多美滋将积极配合,并在适当时候做出公布”。只有雅培方面回应记者称,对此事暂不置评和回应,等待总部通知。
据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从上周开始,国家发改委就单独约见了多家乳企,包括上报材料的,亲自去北京汇报工作的。
据反垄断法专家介绍,如果被反垄断部门确认违反《反垄断法》,违法企业可能面临巨额罚款。罚款额可达这些企业年销售额的1%%到10%。记者查阅数据获悉,上述5大乳企去年的市场份额为48.4%,总销售额约190亿元左右。按照1%到10%的比例,罚款额度将为1.9亿元到19亿元。
宋亮告诉记者,进口奶粉的市场份额是有一定保证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一边倒,只相信进口,所以对于进口乳企来说,获得了因消费者偏好进口带来的对市场的控制,同时也控制了价格,其他新进入的乳企往往会参考这几家奶粉价格来定价。
洋品牌将入静默期
近年来,国内婴幼儿奶粉价格接连上涨,尤其是洋奶粉几乎是相互攀比着涨价,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造成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完全扭曲。国家发改委此举表明,政府要对奶粉市场存在的掌控价格问题进行清理和打击,包括上述多家洋奶粉品牌可能都难逃脱被罚的命运。
记者整理相关资料获悉,自2008年以来,洋奶粉的价格几乎每年都平均录得约10%的涨幅,涨价理由包括升级配方、换包装等。此前有消息称,因乳企涨价过快,国家发改委在2011年就曾“约谈”雅培、多美滋、惠氏、雀巢、澳优等企业,不过后来未见处罚信息。
据悉,当前多款相同品牌和容量的洋奶粉国内外价差超过两倍以上。“目前洋奶粉价格整体虚高,一方面需要政府鼓励合规、合法的进口奶粉进入中国市场,保证市场供应,一方面也要对虚高的奶粉价格进行挤‘泡沫’。”宋亮表示,总体来看,对于目前的奶粉价格,此次发改委的行动应该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企业未来涨价行为会进一步遏制。
不过,宋亮表示,价格上涨的一大原因是供不应求,所以通过此轮整顿,政府希望企业加大生产,进而保证市场供应。“此次反垄断调查,应该不会导致洋奶粉价格下降,但至少会让企业价格保持一段平稳。”他表示,经过此轮整改,上述五大品牌在价格方面会出现静默期,但长期来看仍会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