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1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读书真的无用吗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顾爱/文

  一年一度的高考分数线终于出炉了,十几年寒窗苦读,有的将出人头地、有的则默默无闻终老此生。高考是人生的一个叉路口,也是人生的一个跳板,特别是来自穷乡僻壤的农村孩子,高考似乎是迈出乡村的唯一渠道。

  事实是许多孩子修完大学学业后,现实似乎没有理想中那么美好,今年近700万等着就业的大学生就业率却不高。自己理想的工作的找不到、会聘用的又不想做,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冲突。

  而笔者以前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同学成功和失败的均不少,发现往往以前读书吊儿啷当的做了老板,比以前成绩优秀做老板的要多,难道这就是社会上流传的“读书无用论”吗?

  笔者发现这些年“成功”的同学文化程度均不高,他们分别在矿产资源、房地产和相关产业链、基础建设等行业中发了财,或许是类似国家“四万亿投资”造就了他们!因为他们善长于人际关系的交流、应酬,这一点我是自愧不如。

  而读书好的呢,大多分布在企业办公室、公务员和教师等领域,其中或许有类似张曙光、刘铁男似的人物,但给人的印象是不太有出息,更多的同学分布在普通的企业员工行列。笔者曾经在深圳打工过十六年,因为文化程度不够、社会关系不多而没能在深圳继续呆下去。深圳入户是本科毕业生可到劳动局直接转深圳户,大专以下需积分入户,海归博士后还能获政府福利房呢!这说明读书还是有用的。

  受教育程度高低并不代表您能力的高低,事实证明在中国这块土壤这会跟户籍挂上钩,跟社会福利直接相关,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张身份证获得的社会地完全不对等的原因。记得网上曾经报道过,说有一对张姓父子没有北京户口,老婆离婚去美国了,儿子在北京读高中,因为没有北京户口不可以参加北京市高考。求爷爷告奶奶都不成,结果在美国的母亲把儿子户口转到美国去后,不但可以在北京高考,还可以加10分,想不到吧?

  当今社会,文凭越高就像打游戏中的等级越高,不管您能力如何,反正拥有的特权就越多。像在美国,比尔盖茨大学没毕业也能实现美国梦,在中国,您大学没毕业想要实现“中国梦”的几率是很低的,除非是有一个有权或有钱的“爹”或“干爹”。如果没有,更多的途径是通过自我努力获得高校的这张“入场券”来搭建人生的舞台,最起码读书多的人,在语言谈土、与人沟通方面表现出的文雅、大度而不是庸俗的。

  现代社会是追求创新的社会,自我努力很重要,实现个人理想的时候顺便可以带动更多的人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IT界精英马云先生我非常敬佩,虽然他的成功是时代造就的,他的电子商务解决了千千万万人的就业,盘活了物流和快递业,也解决了宅男、宅女、吊丝的吃饭问题。马云的成功不是偶然,他的功底在于他读的书比别人多,他对时代需要什么看得比别人透!我都忍不住要尝试一下在马云淘宝网下开店的冲动了。

  在此,笔者提醒一下在校或不在校的同学,知识是很重要的!《爱情公寓》中的主人公曾小贤说过一句话:我的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错了,就是人生的一个败笔,要尽量避免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