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垅青 报道
科尔尼公司预计,到2017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超豪华汽车市场,这不禁让人想起一句经典语:钱多、人傻、速来。
数据显示,中国豪车市场三年实现了三级跳,2010年,国内豪华车市场的增幅高达80%;2011年,在整个中国汽车市场仅有4%增幅的情况下,国内豪车市场依然大涨40%;即使在2012年国内汽车销售市场萎靡的背景下,国内豪华车销量也突破了100万辆,涨幅超过20%。
然而,这一格局却在今年被打破。经济减速、国家反腐、公车改革、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导致今年一季度豪华车市场销量增幅同比下滑达80%。豪华车突然卖不动了。于是,豪车“降价潮”随之来袭,经销商甚至对宝马7系开出了8折优惠的价格。寒风劲吹,但中国近6.3万净资产在1亿元以上的人士,依旧令超豪华汽车厂商“垂涎欲滴”。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价格是最直接有效的匕首。于是,豪车“降价潮”随之来袭,经销商甚至对宝马7系开出了8折优惠的价格。奔驰、奥迪等好车品牌也纷纷降价促销。
野蛮生长过后,豪华车市何去何从?未来豪车市场,主沉浮者又将会是谁?
一季度销量重挫80%
豪车井喷式的高增长在今年一季度出现了萎缩。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豪华车市场增幅只有8.34%,而去年一季度豪华车市场增幅为40%左右,两相对比,今年一季度豪华车市场销量增幅同比下滑80%。
与之相应,主流豪车品牌增幅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水”。如德系三强中,1-4月份,宝马在华销量为11.82万辆,同比增长17.8%;奥迪为14.15万辆,同比增长13.9%;而去年前4个月,宝马、奥迪的增长率则分别高达35%和41.4%。此外,奔驰1-4月累计销售6.4万辆,同比下滑近10%。
另外,日系的雷克萨斯在第一季度下滑了40%,英菲尼迪和讴歌在华终端销量也分别下滑了28%和29.8%。英系的捷豹路虎今年一季度的在华销量同比增长了21%,但已大幅少于去年同期110%的增长水平。
同样,超豪华车市场也出现了“急刹车”。中国进口汽车贸易公司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超豪华车增速同比下滑35%,而2010年和2011年的增速分别为154%和80%。如宾利一季度全球销量从去年同期的1759辆,同比增长25.75%至2212辆,但是在中国市场从547辆同比下降17.99%至474辆。
对此市场表现,业内人士的观点认为,今年豪华车销售增速放缓存在多重因素:一方面,这与前几年豪车市场销售基数较大有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国内整体经济形势仍在复苏阶段,宏观经济仍处于调整期有关,“更为重要的是,自年初起,中国政府严抓公务用车使用和严控奢侈消费等举措,使得整体社会舆论及政府诉求对豪华车消费产生较大影响,此前属于公务车消费领域的大量豪华车订单暂时变成了废纸”。
另外,政策的“反腐倡廉”导向对豪车市场影响颇深。
据悉,自2011年11月工信部发布“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发动机排气量不超过1.8升,价格不超过18万元。”的规定后,公务车采购方向已出现逐渐从外资品牌流向自主品牌的趋势。而在去年12月中央政府提出“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后,相关部门在公务车使用上的严抓严管,也使得很多或明或暗的豪华公务车采购订单大幅下降。
此外,“2012式”军车号牌从2013年5月1日起正式启用。非装备的奔驰、宝马、林肯、卡迪拉克、大众辉腾、宾利、捷豹、保时捷、路虎、奥迪Q7等,一律不得使用军车号牌。在号牌网络管理系统车型库中,只设置军队编配的车型,豪华车型无法办理行车执照。
据此,汽车业知名评论员钟师甚至表示,中国豪车市场高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
为冲销量豪车
开启“降价潮”
面对如此严峻市场趋势,为冲销量,各企业品牌开始大挥“价格屠刀”。
公开报道资料显示,奔驰S级由于总价值高昂加上新一代车型已经海外上市,预计新车不久将会引入中国,老款车型处于换代期,价格优惠幅度较大,有经销商可以给到36万元的价格优惠;奥迪品牌为了确保销量,同样也有较大程度价格优惠,高端A8车型,最高可以优惠20多万元,主推的A6也有近8万的现金优惠,而销量最大的A4则有近8个点的折扣。此外,坊间甚至有消息称捷豹旗下多款车型大幅降价,其中高配车型的降幅达到了行业内前所未有之巨——80万元。
另据媒体报道,为抢占先机,实现与即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入华的奔驰第十代全新S级轿车的有力竞争,宝马(中国)日前向经销商单独下达了7系的销量任务。
“就北京经销商而言,宝马(中国)要求每家经销商7系月销售要在20辆以上,大约占单店月销量的10%左右。”一位接近宝马(中国)的消息人士表示。
但受宏观政策影响,要实现这一任务,经销商不得不拿出“价格”杀手锏。据悉,北京地区部分经销商甚至对7系开出了8折优惠的价格,这意味着有些车型的成交价将低于厂家指导价数十万元。华东地区的一宝马经销商表示:“卖一辆宝马7系,利润也就在10个点左右,这样降价就意味着卖一辆赔一辆。”
而由于7系降价,宝马目前所有产品的价格体系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最终的后果就是:除个别热销车型外,宝马全系车型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成交价下调,宝马5系车型甚至最高优惠达到15万。
此外,据美国彭博社报道数据显示,今年四月,进口汽车均价同比下降了3.4%,而国产乘用车的价格上涨了0.2%。
虚假的“奢侈”豪车
在宏观政策的影响下,尽管豪车的价格出现了一定的滑坡,但事实上,大部分超豪华车国内售价要明显高于海外售价,差价超过100%,有时甚至更高,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虚假的“奢侈”。
据媒体公开报道资料,一辆宾利汽车的2012款欧陆GT,美国地区的经销商报价的厂商建议指导价为18.99万美元,按照6.3的汇率折算成人民币约为119.6万元,进口到国内后,加上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这款车的最高税率达到146%,再算上1万元左右的运输费,这款车的到岸价格为人民币296万元左右。
奥迪顶级跑车R8在美国的售价约为1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63万元,其国内售价则为232.8万-239.8万元;法拉利599GTB Fioranno,国内售价为492.8万元,国外售价为312395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13万元);同样,国内售价730万元的兰博基尼LP670-4SV,国外售价为4554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11万元),差价约419万元,翻了一番还多。
事实上,根据中国关税政策,进口车从离岸到通关,需要缴纳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其中关税和增值税分别为25%和17%。排量3.0-4.0升的乘用车,消费税税率则为25%;排量在4.0升以上的乘用车,税率则为40%。
除却高昂的税负,越贵的车卖得越好,也是中国车市的真实写照。据财富品质研究院发布的《2012中国豪车报告》,中国已经日渐成为世界顶级豪车的绝对主力市场。2011 年世界顶级豪车品牌在中国市场平均增幅高达60%-70%,其中销售增幅名列三甲的依次为玛莎拉蒂(95%)、宾利(94.6%)和阿斯顿·马丁(72.7%)、劳斯莱斯(67%)与兰博基尼(66%)紧随其后。其中,中国已成为劳斯莱斯、宾利、兰博基尼全球第一大市场,法拉利、玛莎拉蒂的全球第二大市场,阿斯顿·马丁亚洲最大的市场。
未来豪车 谁主沉浮?
据《2012中国豪车报告》,2011 年,中国豪华车市场销售总量约100万辆,在中国汽车市场份额中占比低于10%。而在欧美成熟汽车市场,豪华车占全部汽车销量的28%至29%。
因此,豪车发展在中国还有很大空间。
此外,据科尔尼企业咨询公司研究,中国超豪华汽车市场销量的增长得益于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的增加。2006年到2011年期间,这部分人群数量翻了三番,2012年总数达到了100万人。其中,近6.3万为超高净值人士(净资产在1亿元以上),这是最富潜力的超豪华汽车购买者。同时,2009年开始,购买超豪华汽车被列入中国富豪们的规划中。
科尔尼预计,随着经济的平稳复苏,超高净值人群数量将进一步提升。同时,由于超豪华车市场基本不受政府采购的影响,且其客户的品牌认知度、忠诚度和持续消费能力均较强,预计2017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超豪华汽车市场。
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2012中国豪车报告》首席研究员周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仍然是全球最瞩目的豪车市场,目前只是会有一些短期震荡和结构调整。
与之相应,对于豪车增长放缓,各大车企也纷纷进行了战略调整。如德系三强,奥迪、宝马、奔驰等开始在高端个性化服务方面苦练内功,为消费者提供“价超所值”的附加价值。
此外,安格还表示,中国正在变成一个规模庞大、更加成熟的市场。未来,经销商需要学会不再完全依靠新车的销售盈利,而是更多着眼于其他更多的业务领域,特别是售后服务、二手车销售、大客户销售和零售金融业务等等。
另外,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经销店扩张也成为重要举措。如一汽-大众奥迪公布了名为“领先者战略”的全方位发展计划,称到2015年,经销商数量也将由目前的291家增至450家;宝马则宣称将在三、四、五线城市开设更多的经销商店;奔驰计划年底前在中国设立75家新经销店,其中36家将设立在奔驰未开拓的城市和地区。
对那些在中国市场中激烈拼斗的豪华车品牌来说,这里没有以前好,但这里仍比别的地方好。谁是中国豪华车市场未来的领导者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斯芬克斯”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