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12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 积极应对严峻经济形势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谢红玲

  

  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煤炭市场不乐观的严峻经济形势下,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其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振奋精神方面的基础性工作,以坚定信心、承压奋进,积极应对挑战,实现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高质高效发展。

  

  一、坚定信心,加强形势教育

  

  一是加强形势分析,坚定应对信心。大力加强应对严峻经济形势宣传教育,帮助和引导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宏观经济环境在持续企稳中充满极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重要性、紧迫性,明确公司“度危机、稳增长、保发展”的重要部署和发展目标,看到企业发展的前途和希望,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集团公司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应对严峻经济形势的信心和信念,增强应对危机挑战的紧迫感、自信心和承受能力,充分估计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客观理性又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及时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危机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让“危机”激发出创造活力。

  二是加强机遇意识,逆势寻求发展。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深刻认识:面对危机,“危”中有“机”,要随“机”而“安”,借“机”而“为”,寻“机”而“上”,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发展自己,做到难中求进,转危为安。要紧密结合实际,始终做到积极应对,站在支撑集团逆势高质高效发展的高度,必须坚持预控管理,增强安全保障能力;必须坚持精细生产,增强拓量提效能力;必须坚持严格管控,增强挖潜增效能力;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增强矿井发展活力;必须坚持和谐共建,增强全员凝聚合力,坚定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加强政策教育,发挥导向作用。借助广播、电视、网络、橱窗、板报等“五大”媒体优势,宣传矿井发展规划和进程,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拓宽思想政治工作渠道,使干部职工群众及时了解政策措施,调整好心态,正确应对危机对企业、家庭和个人的影响,力争克服各种困难,树立正确观念,消除思想上的疑虑、认识上的困惑、心态上的不稳定。同时,引导员工把个人小愿景与企业大愿景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达到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双赢。

  

  二、稳定人心,妥善化解矛盾

  

  一是抓住突出矛盾,引导解决实际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功能,在于能妥善化解矛盾。在当前严峻经济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降低防范危机的成本,减少社会震荡,建立良好、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突出思想政治工作“一岗两责”,落实分析、走访、谈心、交友“四项制度”,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途径。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预警防范、分析调查、矛盾调处、激励奖惩机制,做好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

  二是及时发现矛盾,切实化解。严峻的经济形势,引发了诸多意想不到的矛盾和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提前介入和及时跟上。一方面要抓牢基层基础,坚持超前防范。在工作思路上强化前瞻性、超前性、主动性,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工作任务前移,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对各种不稳定因素进行全面、定期、重点和及时排查,做到底子清、情况明。要主动化解矛盾,坚持调解为主,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应对,积极推动妥善解决,做到了一般争议不出队、特殊争议不出矿,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确保矿区稳定。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1+1”安全帮教等活动,激发党员学业务、钻技术、练技能的热情,让党员在本职岗位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勇挑重担。做到关键时刻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以党员的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周围群众,自觉维护和谐稳定的矿区环境。

  

  三、理顺民心,强化人文疏导

  

  一是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没有一种灾难比心理障碍带来的痛苦更深重”,因此,加强对心里危机的积极干预,是理顺民心的重要方面。要引导职工群众用和谐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树立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心态,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精神。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调节情感和心理,让职工群众精神愉悦。

  二是进行心理疏导,解决心理困惑。严峻的经济形势给职工家属带来的一个重要影响是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心理压力。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学会运用社会心理学原理分析群体性矛盾的心理成因和特征,采取心理调节方式,通过心灵慰藉、安抚,做好化解矛盾的疏导工作。提高思想工作的实效性、科学性,使其具有个性化、针对性和预见性。组建心理咨询、心理服务志愿队伍,参与群体性矛盾化解工作,针对“疑难杂症”,开展“专家会诊”,发挥和拓展心理疏导功能。

  三是坚持思想分析,疏通信息渠道。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找准职工群众在应对经济危机中的思想热点问题,通过谈心、座谈、讨论等渠道,掌握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有意识地加强从众心理的引导,关注人们的心理变化和情绪状况,以情疏导、双向交流、平等对话,融洽情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变压力为动力,变困难为机遇,立足岗位履职尽责。

  

  四、温暖人心,完善扶贫帮困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仅是做好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更是有效化解危机影响的重要方面。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干部职工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把维护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群众生活,为群众办实事。思想政治工作应把耐心教育与热情服务结合起来,既办大事又抓小事,让职工满意,让群众信服。

  二是尊重主体地位,保障权利。在应对严峻经济形势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职工需求无小事,职工困难无小事,职工生活无小事”的原则,尊重职工主体地位,保障职工各项权益,真心实意为职工解难题、办实事。同时,对职工的思想情感给予照顾,尽量给予满足,对不合理的要求加以引导,真正做到发展为了职工、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

  三是注意方式方法,开展活动。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锲而不舍、循循善诱的工作,要防止无原则、不切实际、不讲条件的做法。对确属正当要求而又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向职工说明情况,得到理解;对属于个人思想认识问题地,要讲明政策,讲清道理。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让职工群众感受到组织的人文关怀,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