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旧报纸加工成筷子——废报纸从几台机器的一端进去,变成一根根筷子模样的东西出来。只要交加盟费,买几台机器,做出的筷子达到20万双,就由景怡公司负责回收,还声称只要投入两三万元,年赚17万元不是梦想。然而,今年9月8日,当加盟者郑小姐发现成卫的手机停机了,景怡公司的办公电话也全部停了,她意识到上当了。
被诱人的广告吸引
山东的郑小姐告诉记者,今年7月底,她在一个叫“u88.cn”的创业网站上看到武汉景怡环保餐具有限公司的招商广告,创办者叫成卫。
郑小姐回忆,“广告中提到可用旧报纸加工成筷子,只要交加盟费,买几台机器,做出的筷子达到20万双,就由景怡公司负责回收,还声称只要投入两三万元,年赚17万元不是梦想”。
刚刚大学毕业的郑小姐心动了,拨通景怡公司的电话咨询。电话中,景怡公司的人主动提出:现在骗子很多,希望郑小姐慎重起见,到武汉实地考察后再决定是否投资。
实地考察后缴纳加盟费
8月15日,郑小姐考察了位于建设大道信合大厦楼上的景怡公司办公室,高档的办公环境让她觉得公司很有实力。该公司负责人成卫还拿出了营业执照,显示公司是2002年注册成立的。成卫说,“我们这是一家老公司了。”随后,陪同人员主动提出去看看生产车间。
在车间,郑小姐目睹了生产过程:废报纸从几台机器的一端进去,变成一根根筷子模样的东西出来。现场讲解的“厂长”称:这些产品运到广州后,经过进一步加工,就成了筷子。车间内,十几个工人正在紧张地忙碌。陪同人员称:这个车间只是个小厂,更大的厂在几十公里外,“那里有两三百名工人。”
郑小姐信以为真,缴纳了1.18万元加盟费。景怡公司承诺,给郑小姐3台生产机器,等她生产了20万双筷子时,景怡公司以6分钱每双的价格全部回收。
交钱后“东家”没了音讯
9月8日,郑小姐发现成卫的手机停机了,景怡公司的办公电话也全部停了,她意识到上当了。
与此同时,四川达州的王小姐也发现被骗了,因为她收到机器后,机器有问题,拨打景怡公司和成卫的电话咨询时,也发现电话停机了。
原来9月7日,江岸工商部门接到举报后查处了景怡公司,原因是涉嫌商业欺诈,随后停了成卫和景怡公司的电话。
“我们是根据受害者的举报前去查处的。”办理案件的球场街工商人员称:受害者指控景怡公司无法按承诺回收产品,还有受害者举报景怡公司提供的机器不能正常使用。
“加盟骗局”不止一起
工商部门汇总此案发现,仅一个月时间内,江岸区就查获了3起类似案件,全是筷子加工,最近的一起是由洪山工商分局查处的。
而此前,还有更多类似案件,比如宣称可以在废玻璃中提取“铂金硅纱”、进行废旧轮胎翻新等等。不同的转让“技术”,实质是同一个骗局——通过收取高额转让费,并承诺对产品进行回收。“换汤不换药”,江岸区工商分局球场街工商所副所长欧阳涛称,事实证明,这些骗子正是用同样的伎俩在骗取投资者。
“旧瓶装新酒”的老骗局
工商调查发现,这些骗子公司的营业执照都办理了变更,是从别的公司买来的。
工商工作人员介绍,根据法规,公司经营情况发生变化后,营业执照必须变更,比如公司变更了经营范围、更换了法人代表、改变了经营场所等等。但执照变更时不会更改公司的成立日期,“这就是景怡公司宣称公司是‘老店’的理由”,江岸区工商分局宣传中心主任科员高峰解释,从公司的营业资格上看,景怡公司是合法的。
披着合法的外衣,景怡公司的骗局还需要以下几个道具:一个豪华的办公场所、到网络上发布招商广告、一个忙碌的生产基地。工商人员总结,受骗者缴第一笔钱,到举报受骗有个时间差,骗子正是利用这段时间差,成功骗到了钱。
识别骗局要注意这几点
既然骗子是利用买营业执照谋取一张合法的外衣,那么能否杜绝执照转手?对此工商部门表示,法律没有禁止公司的营业执照转手。
不过工商部门透露,通过这几起案件,全市工商部门已经开始密切关注执照变更的公司。对于投资者如何防止上当受骗,工商部门提醒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查询该公司的营业执照变更情况,对于有过营业执照变更,且转让类似新技术的公司,要特别留意。二、千万不要相信所谓的高回报,天上不会掉馅饼。
(摘自《创业第一步》)
编后语
经小编查询,有业内专家介绍,借“连锁加盟”圈钱已成为当前这个行业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有的特许经营授权方做几个样板店,再通过前期包装、造势就开始“圈钱”,只收取加盟费、管理费,别的事情一概不管。还有一类借连锁加盟之名出售产品和设备的经营者,则并不向加盟者收取加盟费和管理费,但却向加盟者兜售很多产品和设备——一些产品、设备滞销的企业常常选择这种方式,也有一些人将传销与这种形式的连锁加盟结合起来,骗取钱财。
为此,专家反复提醒加盟者:与传统的创业方式相比,连锁加盟具有“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创业优势,对缺乏创业经验的创业者来说,连锁加盟的风险相对较小,更容易获得成功。但也正是这种特点,被一些企业或不法分子利用后,成为引诱投资者的手段,借此达到圈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