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文化是假 经济是真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我们只是人类发展中的一瞬,当我们成为化石、成为过去,未来的人们面对我们今天用经济之手搞起来的伪文化,他们会作何评价?肯定会说,这也是造假,古人造假而已

  

  湖南新晃县16日宣布,将斥资50亿元人民币重建“夜郎古国”,打造成独具魅力的夜郎文化休闲度假区。而对于湖南方面的“争抢”, 贵州的文化学者纷纷发文反击,指出历史表明夜郎国首府在黔北不在湖南。

  湖南新晃50亿重建夜郎古国,那么,与湖南一直争夜郎的贵州会不会反击?这种担心并不多余。据介绍,即将动工建设的渝黔高速铁路途经贵州桐梓县夜郎镇,铁道部拟在此设站,结果在站名的问题上就让两省打起了嘴仗。如今,湖南方面以既成事实的方式争夜郎,贵州方面岂能坐以待毙?而如果贵州桐梓或其他县也来个以牙还牙,那财政公款又将有多少打水漂?

  近年来,“遗产”争夺战在全国各地接连上演,而且出出都是大戏、“好”戏。最近的是有关曹操墓之争,先是河南安阳宣称发现了汉魏大墓,最后相关部门确认为曹操墓。于是,与安阳争曹操墓争了多年的河北邯郸坐不住了,真假曹操墓之争,竟然远远超出考古范围,变成文化问题,甚至成了社会问题。而在性质的演变中,两地的民众、专家学者、官员等都以适当方式或粉墨登场或暗中助力,为了一个“曹操究竟死到哪了”的问题争论不休。

  显然,争夜郎古国要比争曹操墓更容易一些。不需要挖出夜郎遗址,也不需要找夜郎国后裔的DNA,甚至不需要充足的史料——因为神秘消失的夜郎国除了留下“夜郎自大”外,史料有限。于是,湖南方面就有了发挥余地,利用50亿重建夜郎古国,并叫夜郎文化。其实,是不是夜郎古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有那么一个名为“夜郎古国”的人造景观、人造文化,旅游经济自然接踵而来。项目投资方表示,希望通过项目建设能让更多人分享神秘的夜郎文化,预计建成后每年来当地的游客将达500万人次。可见,文化是假,经济是真。

  马未都先生说考古造假有两种:一种是今人造假,一种是古人造假。古人造假蒙蔽今人——也是假的。我在想,我们大肆打造文化旅游景点,甚至“找不到证据,先建起来再说”的做法。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人该怎么辨认?比如湖南50亿要搞起来的夜郎古国。等到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后人会不会拿这样的“夜郎古国”“夜郎文化”当真?毕竟,将不仅有“夜郎古国”的实物为证,还有很多专家学者的鼓与呼。

  如果古人对我们不负责,如果古人也有争夺文化遗产,用文化景点赚钱的癖好,如果古人也胡乱弄一个什么古国、古文化,那么还会有我们纯洁的文化遗产吗?

  (摘自《渤海早报》文/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