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剑
品尝过诗仙太白酒的人都会问:“为啥子这酒这么香,喝起来口感这么好?”原来,诗仙太白酒经过双重窖藏的生化渗透作用,酒体中的刺激感与糙辣成分被大大排出,两次窖藏工艺所采用的老酒固香延味,更保留并富集了充足的有益成分和活性因子,除了含有其他名酒共有的多种有机微量成分外,诗仙太白酒还含有高于同类名酒的黄酮类化合物,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激发人体生理机能活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经过两次窖藏加工处理而成的自然生态白酒,堪称酒水中的精品,陈酿老熟,醇化延香。2009年,该工艺技术荣获了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从根本上保证了诗仙太白酒的品质。
酿造工艺源远流长
从1917年诗仙太白酒的创建人鲍念荣先生远赴泸州,花巨资买下了具有400年历史的古老的温永盛酒坊两个窖池的窖泥母糟,结合唐代沿袭下来的古老酿酒技艺,创办酿酒作坊,到诗仙太白连续4年荣获中国白酒工业百强、2009年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授予“优质”等级认证、在中国白酒行业率先通过“四体系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即质量管理、环境管理、食品安全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诗仙太白”人上承唐宋传统酿酒风骨,综合浓香型现代工艺,通过不断创新,从小成乃至大成。
重庆诗仙太白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红兵告诉记者:“诗仙太白除了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更有着独特的生产工艺和勾调技术。根据诗仙太白酒的酿造工艺,我们创新技术后形成了‘双重窖藏,至柔至顺’的特点,得到了行业专家的认可。诗仙太白作为中国文化酒的扛旗手,鼎力打造‘中国文化酒’品牌,为振兴重庆白酒,扩大地缘优势、做大做强本地市场,积极拓展外地市场,将数百年的美酒发扬光大。”
据国家级评酒委员、诗仙太白总工程师程宏连介绍,诗仙太白在万州开辟了10万亩无公害原粮基地。光照充足、雨量丰沛,历经长江三峡的数千年润泽,产出的高粱、小麦、玉米、大米等颗粒饱满,淀粉、蛋白质含量极高。诗仙太白酒优选这10万亩原粮基地的纯净原粮,引甘洌的歇凤山泉,通过独特的老窖发酵工艺,在25-35℃的恒定温度下,以景德镇宜兴特制陶罐入窖封存。
两年之后,美酒初现。酒体中的酸、酯、醇、醛微量成分已经有机融合,产生多种平衡香气,这只是诗仙太白的雏形。另外,还要请出最有经验的调酒师傅,选用20年以上的特殊风格调味酒,如同最精美的艺术创作般精心微调,烘托风格,画龙点睛,调制出最平衡协调的香味,之后再次回归地窖,静待美酒天成的那一刻。
双重窖藏醇化延香
这种双重窖藏,又称为二次陈酿工艺,将泥窖固态发酵蒸馏而成的原生态基酒在特定的环境下,在传统贮酒容器中,根据底物浓度,非均相物质运动规律和排列组合原理,经两次物理、化学变化而成,醇化延香。
第一次窖藏,就是将纯粮固态发酵蒸馏而成的63-69(V/V)度的浓香型基酒(新酒)分成窖香酒、粮香酒、净爽酒三类,按产品设计要求的比例将三类酒组合一起,选用质地优良的宜兴陶缸,采用特殊自然的木本材料作封缸盖,在地窖中贮存两年备用。
工艺原理是:利用陶缸材质中的金属元素及微孔透气性特点,经长时间的氧化还原、酯化、缩合等一系列化学反应,使白酒中的酸、酯、醇、醛微量成分达到有机平衡,增进酒体醇甜、醇厚、自然老熟感,奠定酒体品质基础。
第二次窖藏,就是按照产品标准设计指标,将经过原度陈酿的基酒注入不锈钢大罐,在控制数据指标的前提下,选用十年以上的特殊风格调味酒,精心微调,烘托风格,画龙点睛,平衡协调香味,达到出厂酒标准。之后将合格成型酒再次回放到宜兴陶缸中,按第一次工艺要求,地窖贮存若干年。
工艺原理是:加浆后的酒水均为极性分子,分子间存在着较强的缔合力,通过氢键缔合作用,形成较为紧密的大分子结构,极大地改变原酒的物理性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水味和刺激感,同时由于二次窖藏同样采用了老酒风格延续的工艺,给饮酒者带来愉悦、舒适、回味悠长之感觉。
双重窖藏后,将基酒质量、贮存质量有机结合,将白酒产品的后期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与勾调技术有机结合,将酒体的酯化与醇化有机结合,有效地排除并减少白酒中的刺激、糙辣成分,更多地保留并富集了有益成分和活性因子,使酒体质量达到醇香自然、不上头,不刺激、不口干。同时由于两次窖藏工艺均采用了老酒固香延味的工艺措施,使白酒中的有益微量成分较之一次窖藏有所提高,从而使酒体质量更加卫生、更加丰满协调,很好地保持并发展了中国传统浓香型大曲酒的品质和特色。
一瓶瓶香气扑鼻、浓香醇厚的诗仙太白酒就这样香飘神州,成为中国酒水中的精品,在市场上独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