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9月28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王庄矿技能人才培养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企无人不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企业的重要支撑。山西潞安王庄煤矿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积极为技能型人才成长创造有利环境,提供优厚待遇,形成了技能人才“培养、选拔、使用、输出”的良性循环机制,为建设千万吨矿井提供了人才保障。

  在加强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王庄矿将职工的技能鉴定工作与全员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紧密结合,根据技能鉴定的要求,有目的、有重点地设置相应工种的技术比武,由相关业务部门按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资料及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复习大纲,在队组中开展全员岗位练兵活动,进一步提高职工整体技能和综合素质,对喜欢钻研业务、学习刻苦、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重点辅导,重点培养,并通过科队、矿两级技术比武,再次选拔技术高超的优秀员工参加集团公司技术比武,对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列入“六百工程”名单,并予以奖励,评先选优优先考虑。在今年集团职业技能鉴定中,王庄矿有4名班组长被评为首席技师,39名评为技师,200多名评为中级技工,王庄矿对评选出的高技能人才,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在提拔任用干部上优先考虑,在经济上每月有丰厚的津贴,并特准他们带薪带妻到风景名胜地观光旅游,大大提高了这些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为了让有技术、有能力的员工有用武之地,王庄矿还积极为技术能手、高技能人才施展才华搭建“舞台”,利用业余时间,邀请他们或担任本队各学习小组的培训教师,负责本队的培训工作,或到职工学校、机修厂、更新厂、供电队等学习实践基地为培训班学员传技授艺,让他们体会到拥有技能的成就感。目前,该矿的十位首席技师已成为职工学校的“常客”,并自己编制实用性强、特色鲜明的培训教材对井下职工进行培训。

  在积极培训职业技能人才的同时,王庄煤矿还积极鼓励这些技能人才开展科技攻关和小改小革竞赛活动,在工作中再现了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巨大威力。在“煤巷掘进自动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中,机修厂大学生李卫涛积极参与项目研究,在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安全高效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项目中,综采一队的研究生李会义建言献策功劳不小。机修厂自行制作的BDLG-150型电缆拖挂单轨吊通过推移、步进装置,实现了井下电缆的自动推拉,结束了综采工作面由人工拖拉电缆的历史,使得井下作业工作效率得到大大提升;矿安装队大型设备多,设备螺丝丝口损坏率特别高,人工套口又特别费劲,一条螺丝用上四五次就不能用了,只能作为废品处理。工人们觉得非常可惜,于是自发地开展了小改小革活动。他们发明制作了一套工具,对废旧螺丝进行重新套口再利用。这项小发明用电力代替人力,可对各种型号的螺丝进行套口,原来两三个人十几分钟才能修复一条螺丝,现在只需一个人用不到一分钟的工夫就能完成。这项小发明投入使用以来,大大提高了该矿废旧螺丝的复用率,仅此一项,该队一年就节约费用5万多元。类似的小改小革活动在王庄矿开展的十分普遍,小改小革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起到了减人提效、节支降耗的作用。该矿的井下开关防误跳装置和井下水仓水位监测装置两项成果,还取得了国家专利证书。据统计,该矿每年都要评出科技创新、小改小革奖30多项,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奖励。 (李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