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全球美食同台竞技,湘菜优势不减。但湘菜如何以世博为跳板,与世界餐饮接轨,提升发展高度?刚从世博会和台湾湖南周归来的华天董事长陈纪明,以独到的眼光做了精心解析。
□ 陈胜年 王珊 李重臣
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球的目光汇聚于此。创造了全国酒店行业“餐饮奇迹”的湖南酒店龙头——华天,借湘菜之势,掀起了世博舞台上的一阵“湘味”旋风。
新视野:
主动出击,抢占高地
马头墙、吊脚楼、44款经典湘菜,还有华天湘妹子的迷人微笑,构成了世博园内华天湘菜府对游客们的特殊吸引力。从世博会开幕至今,华天湘菜府的食客络绎不绝,湘味湘情征服了南来北往的世博游客。
作为入驻上海世博园唯一的湘菜企业,华天在湘菜领域早已享誉盛名。在企业21亿元的年营业收入中,有50%以上来自餐饮,而餐饮中80%为湘菜。它是湖南省内最大的湘菜经营企业,更是全国餐饮业十强。
为什么华天的湘菜如此受欢迎?陈纪明认为,“一是因为湘菜的色、香、味俱全,口味独特,受大众青睐;二是华天根据客户需求,不断推出湘菜新品。”
湘菜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比川菜清谈,比粤菜浓郁。从它自成体系以来,就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地方特色,享誉海内外。如今,湘菜馆遍地开花,湘菜企业在北京超过了3000家,在深圳、广州已达2000家,在上海也发展了近1000家。
谈到湘菜的未来,陈纪明信心十足:“湘菜市场空间巨大,现有市场还只是冰山一角。”
新思维:
紧跟消费 不断创新
随着话题越聊越开,陈纪明谈得最多的是湘菜的创新,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华天对创新的执着。
“先行一步,不一定能一路领先。湘菜创新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必须常谈常新。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消费者的需求都会不同,我们必须紧跟消费需求,持续创新。”陈纪明的思路很清晰。
这次进入世博会,华天在湘菜创新上花了一番功夫。进入世博会的44款湘菜都是精华,但又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改良。在经营方式上,华天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除了湘菜府外,华天原计划打造一条类似于总店消费模式的美食街,提供各种小吃,让消费者根据自身需要自由搭配。
“如同一支部队要战胜敌人,首先必须建立自己的根据地;一个企业,要谋求发展,必须先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在市场站稳脚跟。怎样赢得消费者认可,就是要根据市场需求创新。”陈纪明说。
每月,华天都会推出以杭帮菜、大连海产、韩国烧烤、法国大餐等以各地名肴为主题的美食节,这是一种集中创新;每周,他们都有新菜出品,每个星期六就是他们“法定”的“试菜日”,这是日常创新。
“持续创新,是所有湘菜经营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不思进取,只有被淘汰。”
新境界:
缔造品牌 拓展疆土
“品牌高度不等于产品的高档,而在于行业领先度和公众认可度。”
如何摸清消费者需求,将出品做的更精,更受欢迎?
这是个答案不一的问题,陈纪明却给出了一个普遍规律:“市场在一线,船小好掉头。在一线门店不断搜集市场‘情报’,不断改进出品,对发展企业、传播湘菜而言都是很好的做法。”
“标准化生产、连锁经营是湘菜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华天不仅仅要做中高端餐饮市场,也要向大众市场进军。”陈纪明目标明确,信心满怀。
与此同时,华天向快餐领域进军,将结束湖南餐饮企业连锁发展不强,无收入上亿的连锁餐饮企业的历史。
在陈纪明的办公室,挂着“华开天下”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它不仅表达了华天人对企业发展的壮志雄心,也蕴含着他们对湘菜发展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