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文金 贾 抒
近日,广东佛山相继出台了《白酒产业发展规划》和《振兴白酒产业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规划》和《方案》),对佛山今后白酒产业的发展做出详细的规划。据了解,佛山将依托现有的近30多家酒企和500多年的白酒历史,经过5—10年的努力把佛山建设成为“中国白酒之都”,同时鼓励企业之间进行并购重组,使佛山从“酒业大市”转变为“酒业强市”。
方案一出,佛山凭什么建设“中国白酒之都”引发了业界热议。 对此,有人质疑而业界力挺。
一问:底气何在?
业界作答:佛山白酒产量居全国地级市第三
方案提出,到2015年,佛山白酒年产量达到20万吨、增长15%,白酒年销售实现48亿元、税收32亿元,“经过5到10年努力,把佛山建设成为中国豉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国家级酒文化中心,借助酒产品、酒历史、酒文化和酒科研力量,将佛山打造成为中国白酒之都。”
有人认为相比宜宾、泸州等地白酒的名气,佛山离“中国白酒之都”还差距不少。那么,佛山打造“中国白酒之都”的底气何在呢?佛山市酒类专卖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国白酒之都”实际上是“中国豉香型白酒产业基地”的艺术化提法,其实质内容并无多大区别,而豉香型白酒为佛山白酒所特有的香型,我们向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申报的“中国豉香型白酒产业基地”预计近期就会批下来。据了解,佛山石湾酒厂目前是中国豉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的制订者。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佛山的白酒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目前近30家企业的总产销售量已经达到16万吨,占广东白酒总量的60%,在全国所有地级市中位居第三,是名副其实的“酒业大市”,“佛山的白酒产业具备了很好的发展基础。”
佛山市石湾酒厂有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单单是佛山全年酒类商品销售总额就已经超过50亿元,这为佛山白酒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市场基础,如果政策得当,建设中国白酒之都还是可能的。
二问:如何做强?
业界作答:鼓励兼并重组佛山米酒集团
有人认为,佛山虽是“酒业大市”,却不是“酒业强市”,如何做强是打造“中国白酒之都”能否成功的关键。据了解,目前佛山有近30家白酒企业,但这些企业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包装、价格、销售渠道等都出现不少雷同现象,导致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另外,佛山白酒产品集中在低端领域,缺乏具有号召力的龙头企业,除石湾酒厂、九江酒厂、顺德酒厂外规模比较大外,其他20多家均属生产规模少、生产环境差、市场前景和发展能力弱的中小型企业,竞争力不强。
为此,《方案》提出,佛山将借鉴茅台集团收购习酒集团、泸州老窖武陵酒业等区域企业之间整合资源、联合发展的经验,鼓励企业进行行业内并购,组建佛山米酒产业集团,打造佛山白酒企业航母。另外,鼓励条件合适的白酒企业进行上市融资,力争5年内实现1到2家企业上市。
佛山市酒类专卖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认为,组建佛山米酒产业集团是提高佛山白酒产业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仍有挑战,其中企业负责人的产权观念落后是最大的阻碍。“不少企业负责人认为自己的企业就一定要自己做主,自己来管理,自己的企业效益不好也不愿意进行资产的并购重组,这对企业的做大做强有阻碍。”
三问:出什么牌?
业界作答:建设国家级酒文化博物馆
有人认为,挖掘佛山白酒文化底蕴是佛山振兴白酒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个道理谁都知道,关键是怎么做。
该市酒类专卖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佛山民间酿酒的历史已有500多年,在数百年的发展当中已经成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佛山白酒在广东、华南地区和港澳台地区都有广泛的文化影响力,“将岭南文化的传播与佛山白酒产业的发展相融合是提高佛山白酒在全国品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方案》提出,佛山将把佛山白酒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佛山武术、陶瓷、剪纸等一同保护和开发,建设国家级的酒文化博物馆。同时,结合目前东华里旧城改造和东平新城文化街区的建设,开发佛山酒文化产业项目,提高佛山白酒产业的文化竞争力。
四问: 怎么扶持?
业界作答:五厂家享受新兴产业扶持优惠
有人对如何扶持白酒业提出疑问。《方案》提出,将把本地生产的“石湾”酒系列、“粤宴酒”系列和“凤城液”系列推荐为佛山公务、商务接待活动用酒。同时,把石湾酒厂、九江酒厂、顺德酒厂、三水帝一酒厂、高明华醇酒厂等5家重点白酒企业纳入佛山市、区两级“产业自主创新与结构调整”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并把九江酒厂纳入南海“雄鹰计划”、顺德酒厂纳入“龙腾计划”,上述5家酒厂将享受《佛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办法》的各项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