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9月25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仝允桓:中国企业需要绿色跨越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如果我们把这个研究中心称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公众对我们这个研究中心的情况可能更一目了然。”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仝允桓谈到成立不久的清华大学绿色跨越研究中心时说道。

  

  绿色跨越

  跨越赢利和环保的鸿沟

  

  仝允桓为记者详细讲述了绿色跨越研究中心的组建过程。2002年,密歇根大学商学院的战略学教授普拉哈拉德(Coimbatore K. Prahalad)出版了《金字塔底层的财富》一书。书中提出跨国公司在全球化竞争的激烈拼杀中,“战场”都聚集在经济发达地区,目标消费者都是经济能力中上的人群,在此区域拼得你死我活的同时,忽略了全球有40亿人口的中低端市场——BOP(Broken Orange Pekoe)市场。但因为BOP市场的消费者购买力较低,并且缺乏信用,所以跨国公司不愿意进入此市场。

  “如果金字塔底部有40亿的购买人群,那么中国将是其中最大的一部分。”仝允桓认为,“从广义上来说,中国农村都可以被看做是BOP市场”。而对于此部分人群,社会上对于贫困问题的传统做法是从道德角度出发,通过慈善的方式来缓解贫困,但事实证明,此方式无法形成长期且有效的商业机制——让跨国公司赚钱的同时,有助于贫困问题的解决。于是,清华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清华大学与国际上其他管理学研究机构几乎同时起步研究BOP问题,但是仝允桓认为,中国更有理由,也更有便利条件研究BOP问题。为什么?“首先,中国拥有最大的BOP群体;其次,相比跨国企业来说,中国企业更了解这一市场的特殊性。”

  仝允桓进一步解释了中国企业对BOP市场的先天便利条件。“企业研究创新的模式,是在关注用户导向的前提下,用户需要什么,开发什么,然后产品在高端市场领先用户使用过以后再向低端市场扩展。在此模式下,中国企业处于不利地位,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高端用户通常在发达国家,所以发达国家有一个创新的先天优势,“守着”高端用户。同样,中国企业守着BOP市场,面向BOP市场来创新发展具有先天优势。”

  

  中国企业

  需要培养绿色跨越意识

  

  企业进行绿色跨越研究并不仅是出于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慈善的目的,这也是企业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企业获得可持续的市场环境,帮助BOP人群提高生活质量,分享发展成果,企业才能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绿色跨越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贫困人口较多,但是已经没有环境沿袭发达国家的脱贫之路,所以转变发展方式,兼顾环境问题与贫困问题,发展绿色跨越技术,将技术创新与BOP战略相结合。例如清洁用水的技术,在农村建一些小型水处理装置,在中国有很大发展空间,但是这个技术在美国就没有发展空间,因为美国的饮用水标准很高。

  其次,把过去对保护生态环境、清洁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与面向BOP市场消除贫困的研究结合起来。在企业层面就是战略上,把两方面实现结合,寻找可以促进这方面的项目发展。

  仝允桓认为,“我们希望能够研究这样一个问题,就是通过商业机制,技术和商业创新,将这种环境的可持续性和消除贫困结合起来,寻找这样一种技术和创新的模式”。 事实上,很多中国企业已经在做了相关方面的内容,但是外界不知道,企业也没有意识到。

  对于绿色跨越研究的进展,仝允桓坦言目前还是在实践发掘阶段,在实践中发掘一些绿色跨越的模式,然后归纳总结这些个案,提炼出一些模型或者理论,介绍到世界上。然后在此基础上,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指导企业实现绿色跨越战略。

  (摘自《管理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