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9月21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与国旗手一同升旗(上)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赵晏彪

  

  2006年9月4日清晨5时45分,当第一缕阳光破开云层,国旗护卫队从天安门城楼齐步走出,迎着朝晖,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到天安门广场。这时雄壮的国歌响起,鲜红的五星红旗从他们的手中冉冉升起,那一刻,所有人的目光同时集中在这面令国人自豪的五星红旗上。与往日不同的是,当国旗护卫队仪仗方队走过天安门广场时,100多位身穿漂亮的“双星红色文化衫”的双星劳模,一字排开,站在国旗警戒线以内,观看升旗仪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当护卫队唱起洪亮的军歌时,双星员工也唱起了双星歌。这情景引得众多的游客驻足观看,有的人甚至好奇地跟随其后,就连一些老外也争相和双星员工打招呼,一时间双星员工成了整个广场的焦点,成为天安门广场一道亮丽的风景。

  说起双星集团公司的身世,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一样长。到2006年9月,双星这家大型企业集团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命运,一路起伏颠簸,一路奋然前行,走过了85个春秋。

  双星在1921年建厂时,名叫大元橡胶厂,是一间只有几十个人的小作坊,主要从事胶鞋生产,因战乱不断,经营状况一直不景气;解放后,刚刚萌发一线生机,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国家把为志愿军做军鞋的任务落实给这个厂,但是,由于资本家采用偷工减料的手段盗骗国家资财,给军需供应造成了巨大损失,1952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把这个资本家绳之以法,企业因无力偿还债务被人民政府接管。所以这个厂是没有经过公私合营,或者说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这个过程就成了国有企业,改名叫青岛橡胶九厂。文革时期,这里又成了重灾区,几十年过去,仍然是几间20年代建的破厂房,在历史的风烟中飘摇……

  (下期刊登“与国旗手一同升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