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9月16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中华企业”掘金信托潮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李 婷

  

  8月18日,中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委托新华信托发行信托产品融资1.753亿元,最长期限不超过20个月,总成本不超过每年9.8%,这与之前的发行计划在融资额、期限和利率方面都有了一些调整。

  这是近4个月以来,中华企业的第4笔信托融资计划,4笔信托融资总额达到19.44亿元。“下半年公司将依靠信托融资和存量去化的方式获取资金。”中华企业某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虽然成本偏高,但在信贷紧缩的政策环境下,信托已成为这家房地产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

  

  股权质押+担保

  

  根据最新修改的信托融资计划,中华企业将以所持有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权和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作质押,通过此次信托融资,公司将获得最长期限不超过20个月、总成本不超过每年9.8%的1.75亿元资金。

  仅将拥有的证券公司股权通过信托方式融资,中华企业旗下的控股子公司股权自然也是发行信托的好方式。在此之前,中华企业通过委托上海国际信托发行两个股权受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拥有的控股子公司87.5%的股权成功融资7.7亿元。

  6月1日,上海国际信托中华企业古北集团股权受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成立,该信托产品期限24个月,信托产品融资3.5亿元,综合成本为每年8.8%。本次信托产品以中华企业持有的古北集团股权中40%的股权做质押,所得款项将用于公司有关项目开发。

  随后的7月20日,中华企业用剩余古北集团47.5%的股权做质押,继续委托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发行信托产品。8月6日,上海国际信托中华企业古北集团股权受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Ⅱ)成立,此次信托产品总额为4.2 亿元,其中信托期限12个月的为2.5亿元、信托期限18个月的为1.7 亿元,上述信托产品加权综合成本为每年9%。

  对于资金的投向,中华企业并未进行说明。“我们近期的信托融资没有很固定的投向,几笔信托融资将会集中在一起根据各项目的进展情况酌情使用,可能会比较分散。”中华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除上述3笔信托之外,中华企业最大的1笔10亿元规模的信托融资也是采用股权质押和关联公司担保的方式。

  “利用股权质押获取信托融资是比较普遍的信托融资方式,中华企业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34.92 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563.39%,利用股权获取现金尤其重要。”中银国际分析师田世欣表示。

  

  应急之举

  

  自2009 年下半年以来,中华企业拍得的5宗土地,今年上半年内仅土地款就已支付54.09亿元,公司资金链格外紧张。中华企业多次表示今年要扩宽融资渠道,多种途径筹集资金。

  “信托融资的效率较高,成功率也高。公司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信托筹集资金,这是其他融资手段不能比拟的。”中华企业该人士也表示。但他同时承认,信托融资成本较高,且时限较短,难以覆盖整个项目开发周期,因此信托融资只是临时之举,加快销售回笼资金将成为房企下半年工作重点。“我们预计下半年的销售状况会好转,9月份子公司旗下的宝山美兰湖项目二期将开盘,公司会加大项目的营销力度,通过销售实现资金回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