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9月15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山姆店扩张重启 仓储会员店迈过煎熬期?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沃尔玛一度停滞扩张的旗舰业态——山姆会员店,日前重新纳入拓展进程。

  在山姆店进入中国市场14年开店却仅为个位数后,沃尔玛日前宣布今年内将在中国地区大力扩张山姆会员店,全国各地的店址选择以及开店计划正加紧同步进行中,在杭州、苏州、宁波、青岛、大连、昆明、重庆、厦门等地均有扩展动作,下月北京第二店就将正式开业,而投资最大的上海山姆首店也将在年内开业。

  

  山姆店中国遇冷

  

  “14年,4家店。”这是截至目前的沃尔玛山姆会员店的中国拓展成绩。

  从1996年第一家山姆会员店进入中国市场开始,山姆会员店至今在中国市场仍只有深圳、福州、广州、北京四家门店。

  以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命名的会员店,其尴尬的中国成绩似乎有些“辜负”了这个有着传奇色彩的名字。在美国,山姆会员店被视为沃尔玛诸业态中的经典,据介绍,每三个美国家庭中,就有一个是山姆店的会员。 而在进入中国市场,却遭到消费者的“冷遇”,消费者对山姆会员店的收费制痛加指责。2003年、2004年,业绩惨淡之下,沃尔玛中国总部先后无奈宣布将昆明和长春的山姆会员店改为购物广场业态,而惟一业绩不错的深圳店也被指为是在2005年迁址后才出现的销售额的增长。

  

  扩张重启

  

  “重新”唤起业界对沃尔玛山姆店关注的,是沃尔玛把在中国目前最大的一笔投资押在了会员店业态上。

  日前,沃尔玛宣布与上海由由集团正式签订协议,达成在上海浦东开设上海地区第一家山姆会员店的意向,并于今年年底前将开业。并在今年内将在中国地区大力扩张山姆会员店。

  

  仓储会员店迈过“煎熬期”?

  

  实际上,山姆会员店虽然仍只有寥寥4家门店,但其在深圳的超高销售额却还是让“山姆大叔”的锋芒外露。

  曾有公开资料显示,深圳山姆会员店目前的年销售额近2亿美元。如果数据属实,这意味着山姆店一家门店的销售就可以超过一家连锁百强的内资零售企业的所有门店的销售总和。与此相对应的是,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统计,2009年中国连锁百强内资大型超市企业单店平均销售额仅为1.7亿元左右。

  不过,多数业内人士对这个过高的数据表示出质疑。业内一些观察人士认为,沃尔玛深圳山姆店的成功在于其特殊的市场,而最主要的原因则在于,深圳是一个新兴的特区市场,因此给会员店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发展空间。

  不过,不管山姆会员店的销售数据是否真实,但山姆店日渐红火却是事实,而仓储会员店模式在历经10余年的培养、坚守后,似乎已渐露曙光。

  此前,几乎每家仓储会员店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都有着同山姆店一样的坎坷经历。最早推行“仓储会员店”的普尔斯马特因资金链断裂而狼狈倒闭;坚持了十余年的万客隆在2008年也已被乐天玛特收购。两家企业的倒闭使得行业内外普遍不看好仓储会员店的市场前景,而仓储会员店龙头麦德龙也同样被诟病为“扩张缓慢”。

  如今,沃尔玛山姆店在发展现状乐观下提速扩张,而麦德龙的信心也从未动摇,并从去年底也开始进入快速扩张的轨道。

  但对于仓储会员店业态,沃尔玛和麦德龙更多的却是选择近乎固执的“坚持”。山姆店体现的一个小细节是一直坚持收取会员费,对会员身份的认证也十分严格,除非本人持卡否则不予结算,但同行的麦德龙、乐天玛特基本上已被国内消费者的抵触所放弃,在赢得肯定的同时,沃尔玛的会员费也频频被消费者指责过高,企业管理过于僵化,甚至因此阻碍了一部分的消费。但山姆店坚持认为,有门槛的准入制度才能更多地避免底部那30%非盈利顾客和维持顶部那20%的忠诚度。

  对此,上海商学院周勇教授分析,中国普通消费者依旧不太习惯将箱包式的货品买回家,因此会员店模式始终不太适合目前中国市场最广大的普通消费者,沃尔玛在开店选址和客户定位方面还得下功夫。

  (颜菊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