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在当前是一个热门话题。近年来,大家已经意识到,执行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21世纪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的执行力如何,将决定企业的兴衰。企业的战略、目标、任务,最终要在员工的执行中完成,企业的执行力集中体现在员工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因此,强化员工的执行力就是提升企业的执行力。那么,如何提高企业员工的执行力呢?就这一问题,笔者谈一点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正确认识执行力及其重要作用
执行力是指通过一套有效的系统、体系、组织、文化或技术操作方法等把决策转化为结果的能力。对企业来说,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保证企业目标得以实现;保证企业制度得到落实;保证企业各项工作按质按量完成;保证企业经济活动有序进行等方面。有些企业,既有先进的技术、高素质的员工,也有正确的战略方针,但为什么效益却不是很理想呢?这其实就与执行力有关,与没有合理的执行系统有关,导致执行不力和执行失真。有这样一个事例。一家东北大型国有企业因经营不善导致破产,被日本一家财团收购。厂里所有员工都翘首期盼日本人能够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办法来挽救企业。出乎意料的是,日方只派去了几个人,在制度没变,人没变,机器设备没变、厂房没变的情况下。日方就一个要求: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结果不到一年,企业就扭亏为盈了。这就是执行力的作用。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
二、企业员工在执行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国有企业的员工中,执行力匮乏或“执行不力”的问题存在的比较普遍。主要表现在:
部分员工责任意识不强。一些企业员工存在着“浮”、“懒”、“散”、“虚”等方面的问题。
部分员工把“执行力”曲解为权威或权力,单凭领导说了算,而不是以相关的制度为“执行”做支撑,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凌驾于制度之上。
部分员工对执行的偏差缺乏敏感性,对任务的认识不统一,行为也不尽规范,导致在实施中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有的对问题、意外估计不足,导致执行过程中不能针对具体环境巧妙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反复向上级领导请示汇报,由此延缓了执行的进度和质量。
此外,一些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或制度不健全,体制、机制不活,控制不力,也是导致员工执行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三、提高企业员工执行力的方法、措施
1、用能执行的员工
在企业中,保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是最关键的,是企业执行力的重要体现。它关乎企业的兴衰成败。如何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对于我们公司来说,笔者认为,关键是要用能执行的员工。在工作中,对一名员工来说,业务技巧、业务知识并不能代表他的能力,客户服务意识、成功欲望等才是其应具有的能力水平。但员工能力水平能否充分发挥,关键在于其自身投入程度,而投入程度又受到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和企业向员工提供的资源两个因素的影响。因此,公司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每个员工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个性,将其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并根据岗位职责要求,下达合理的工作任务,提供适当的生产资料和支持,这样就把企业目标与员工个人需求结合在了一起,这样就会直接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顺利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
2、让员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管理
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为了在市场中开展有效竞争,每个企业都会制定明确的战略计划,并且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而灵活机动地改变计划。改变计划对企业来说,意味着机遇,但对员工来说,似乎并不意味着是一件好事。因为,员工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互惠义务和互惠承诺,它们界定了两者的关系,而企业的变革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它都改变了协议的内容。如果企业在制订新的措施时,不让员工参与,员工就无法了解变革的意图,变革的措施就很难被员工接纳。因此,只有让员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他们才容易接受。而且,员工往往最了解问题的症结、改进的方式以及客户的想法,当工作中出现意外情况时,他们就会根据全局情况,做一些机动处理。并且,他们对自己参与制订的战略计划,印象深刻,执行起来自觉性、责任感大大增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
所谓激励,就是领导者遵循人的行为规律,运用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手段,采取多渠道、多层次的方法,最大限度激发下属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证组织目标的贯彻执行。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研究表明,一般情形下企业员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受到充分激励的员工其能力可发挥至80%-90%,甚至更高,即同一名员工通过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
任何一项激励措施,可能会引发员工的各种行为方式,但其中的部分行为并不是企业所希望的。因此,在配套的激励机制基础上,应建立合理的约束机制。执行力的生成和养成是以切合实际的激励约束机制为依托和载体,没有一个好的激励约束机制,肯定没有执行力。
4、加强员工培训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高对社会的应变能力,从而提高执行力。因此,只有卓有成效的培训才能使员工有效地执行企业的经营策略。
以笔者所在的许昌烟机公司为例。公司历来对员工培训十分重视,每年都要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培训工作。2009年,公司人力资源部就组织各种类型的培训一百多次,培训员工达1385人次。这样的做法就值得肯定。笔者认为,企业对员工应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培训:一是加强对新员工的培训;二是加强在职培训;三是加强企业文化理念培训,使员工树立“忠诚、敬业、责任、服从”的理念。培养员工形成“用心对待每一项工作,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的良好行为习惯。
5、建立及时跟进机制
“说了不等于做了,做了不等于做对了,做对了不等于有效果,有效果不等于到位了。”我们应积极倡导这一理念。企业制订出一个好的战略计划并不是万全之策,也不一定保证达到目标,因为战略目标的实施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跟进,必须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因素,需要承担的风险以及预期的回报,针对完成率、生产率等指标对员工做多方面的考评,促使其不断反省、不断提高。
跟进按时间来划分,一是事前跟进,发现潜在风险提前给员工预警。二是事中跟进,在任务进行中发现问题后,寻找解决办法,使员工的工作重新回到正轨上来。三是事后跟进,出现问题后,找出原因,提供补救建议和具体措施,避免员工以后再犯同样错误。通过跟进,向员工传达一个敦促行动的信号,确保他们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做到协调同步,这是提高员工执行力的一个重要控制措施。
总之,如何提高企业员工的执行力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问题,它需要企业管理者不断地思考和探寻。
(许昌烟机公司 周文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