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9月03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玩”足球 楼市另类营销方式频现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购房者就是上帝”,营销就是让更多人成为看房者并最终成为购房者。因此,营销手法、手段越来越被开发商所看重。在新政影响下较为平淡的楼市,这一年的“冬天”比往年来得都早,死抗房价不肯降的房地产开发商们结束“暗战”,开始不忌讳以各种方式促销。

  

  “玩”足球的房产企业

  

  中国足球并没有因为腐败、以及疯狂的赌球毒瘤而让商人望而生畏,3月1日,“中国最大地主”恒大地产集团宣布,向广州足球俱乐部注资1亿元,接手广州足球的全部股权。

  放眼中国足坛,以恒大、建业、陕西、绿城等多家俱乐部为代表的“房地产足球”已经成为一道炫目的风景。就连南宁的,也“凑”了一下热闹,独家赞助了“天昌杯”中巴之战。似乎房产企业们已经把足球当成了另外一番“事业”。

  

  足球背后的生意经

  

  “至今仍没有一家足球俱乐部赚钱。”曾任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总经理的张宇曾经表示,尽管今年是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的第十七个年头,俱乐部赚钱在中国只是一种奢望。

  那么,明知足球不赚钱,房地产企业为何还要趋之若鹜?房地产企业投资足球背后的玄机到底何在?

  “争取政策支持,追求广告效应,”长期关注职业足球发展的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顾晨光这样概括房地产公司大举进军足球行业的目的。他说,足球在许多地方是一张城市名片,房地产企业在投资足球的同时也获得了与地方政府的对话渠道,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眼球关注。

  房地产企业看中的是足球的广告效应,即使是扔个几千万元,但是能够制造全年二三十次话题,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介入足球领域,对他们是相当划算的。

  

  频频闪现的另类销售方式

  

  曾经08年时开始的“裸奔”造势售房,到在全国各地涌现“买房子送奶牛”、“买房子送宝马”、“逆市全线涨价”、“买房补差价”、重庆的 “帖子换房子”的新闻,都在昭示着房产开发商们各种夺人眼球的销售方式。而最近火热的精装修和“送”面积、楼盘日光的话题,也说明了一个新颖的销售方式能够迅速地扩展楼盘的宣传广度和深度,从而完全改变了房地产销售的被动局面。

  “毫无疑问,通过足球实现企业赢利才是房地产公司介入足球真正的动机。”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刘清早认为,足球关注度高、具有爆炸性传播特征,这和房地产公司为了炒作房子、追求短期轰动效应的营销模式十分吻合,所以房地产企业愿意借助足球搞营销。“这从根本上还是一种投机心理,其长期效应如何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新 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