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 明
我得承认,起初我并不是一个麻木不仁的烟鬼。大约在进入初二的第一学期,一些室友在宿舍里吞云吐雾,我都会大义凛然地斥责他们。
一路走到现在,我戒了不下五十次烟。有一次戒烟似乎已经成功了。那次是我吃戒烟糖吃的,大概在一个星期以后,我被那东西搞得食欲不振,面带菜色。即使是做梦的时候都会梦到自己在吃着什么东西。我相信自己,已经成功了!最后一天,我仔细地阅读了说明书。上面告诉我,当我吃到现在,我一定不想再吸烟了,就算吸烟也不会有味了。
我记得当时试着抽了一口五块钱一包的金许昌(我们那里都叫它“蓝把”,现在早已经没有了。)令我悲喜交加的是,是的!有味!有味得很!然后我就依然吸烟,并且很郑重地告诉别人说:“我不会再买戒烟糖戒烟了!”因为戒烟糖本身要比香烟贵得多!
在一些同学看来,我简直是个十恶不赦的混蛋,因为我吐出来的气体正危害着他们的肺和我的身体。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你不为自己想想,也要为你的家人想想,就算你不为你的家人想想,也要为我们想想吧。退一步说,你就算不为我们想想,你也要为周围的环境想想吧!万一不小心,把学校的花花草草呛坏了,校长责怪下来,你负责得起吗?”在他们的“责令”下,我戒了本世纪最长的一次烟。 在那大概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坐立不安,我不断地看着各种书籍,边看边走,在宿舍里、教室里、甚至是操场上走来走去,看上去我就像是一个极爱学习的好学生,其实我像是一只躁动的狼!最后他们看得心烦意乱,就说:“求求你不要再戒烟了!”
我认为,吸烟也是一种非凡的艺术,也要讲求一些美感。比如说,你不能蹲在椅子上吸,在你做事情的时候,你最好是把烟放在烟灰缸上,而不是斜叼着它,抽烟的时候,你最好能用嘴的中间部位吸,这样你的嘴唇看起来要可爱得多。
我很少见到一些女孩子抽烟,我是说,女孩子!那些大妈级别以及老奶奶级别的就别说了。假如一个女孩子有足够的风情的话,她抽烟的样子一定异常妙曼!我设想,她应该有点颓废,有点漫不经心,她应该有一头蓬松而稍乱的长发,而这头发恰到好处地遮住她一半的脸颊……但在现实中,我目前为止只见到过两个女孩子吸烟,一个是个川妹子,当时我就坐在她对面吃饭,她刚点了一份菜,坐那里等,然后拿出一颗黄鹤楼,坐那里优哉游哉地抽着,好不惬意!还有一次是见到一个外国女孩,她两指夹烟,大声地和同伴交谈着,时不时地往地上吐口口水,呵呵!与我想象中女孩子抽烟的样子相差太远了……
我莫名其妙地相信,吸烟更接近于某种思维活动。它和焦虑、痛苦、烦恼以及重大的事情有关。一方面或许是许多伟大的人物都吸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鲁迅、古龙、毛泽东……另一方面,吸烟这动作本身,就充满着让人遐想的空间。吸进去一些气体,然后让那些气体在身体里循环了一次,再缓缓地吐出来。在体验着烟的奔走的时候,吸烟的人关注的应该不是气体本身,而是自己心灵深处的不可理喻的东西。所以我通常认为,嗜烟的人应该像我一样,应该是沉默的、忧郁的,以及哀伤的。我不能容忍一个嬉皮笑脸的或者兴高采烈的家伙叼着烟在我面前高谈阔论。亢奋地吸烟是可耻的!不过有些时候例外,比如说,喝酒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