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都到东京的飞机即将起飞,经济舱已经坐满了乘客。空中小姐渡边像往常一样进行着起飞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突然,她在乘客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个身影让她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她赶紧回到了工作室,试图镇定一下自己的情绪,是他?不可能!渡边做了一下深呼吸,然后惶恐地走到了那位乘客面前,仔细地打量了一番之后,终于怯生生地喊出了一句:会长……
正如这位空姐以为的那样,这位乘客的确是稻盛和夫,不久前刚刚临危受命的日航董事长兼CEO。“我无法想象我们的会长居然会坐在经济舱。”渡边小姐回忆说,感动之情溢于言表。实际上,自从接手日航后,稻盛和夫每周都是乘经济舱往返于京都的家和东京的办公室。这位78岁老人似乎想用这种方式来表明他重振日航的决心和方法。在白手起家创立了两家世界500强公司(京瓷和KDDI)之后,稻盛和夫应时任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之请,接手了第三家世界500强公司——已经宣布破产重组的日航。
扭亏奇迹
奇迹在半年之后出现。这个亏损额超过20000亿日元,已经资不抵债的日本最大航空公司,4、5、6三个月财务报表合算居然出现了盈利。
日航并未公开宣布这一业绩,但日本航空执行董事、中国区总代表横田惠三郎已经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如果考虑到稻盛和夫接手日航的前三个月,日航的月亏损额仍达到20亿-30亿日元,这一成就确实令人惊叹。但这似乎并不出乎稻盛本人的预料,在接手之初他就向鸠山首相表示,到今年秋冬,日航单月核算必须扭亏为盈。即使如此,这个时间表也是大为提前。
对于泥足深陷的日航来说,这只是他们告别痛苦昨天的第一步,但稻盛和夫独特的经营哲学似乎开始注入这家公司的血液之中。
重塑精神
与日航在经营层面大刀阔斧的变革相比,稻盛和夫对员工精神世界的改造可能对这家公司影响更为深远。“稻盛先生当会长以后,不是在具体的经营方针上做指导,而是用他的稻盛哲学在高层面上,意识形态方面,让大家明白,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或者是发生这样的事情谁来负责。原来大家都不是很明确,他用他的哲学让大家在精神层面上有一个新的认识。”横田惠三郎说。
接手日航时就明确提出“请允许我不拿一分钱工资”。坐飞机选择经济舱,原本一周3-4天的上班时间,也经常变成一周5天。“为了转变日航干部的意识,有时下班后还要开会。开会晚了,他自己掏钱请大家喝啤酒,会议结束回到宾馆,已无晚餐供应,稻盛只好到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花200日元买两个寿司充饥,这样的情景一周要有两次。”曹岫云说。如果考虑到稻盛和夫是一个78岁的老人,做到这一点就更显可贵了。
横田惠三郎认为,稻盛来到日航后,这里的气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稻盛成为我们的会长以后,大家明显都感觉到了一种危机感。”他认为,这种危机感部分来自于对失去工作的担忧,但最主要的是员工对企业和社会的责任感增强了。
(张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