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5月16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新赢利模式之父”来蓉 教川商卖“高价兔头”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一桌菜总共才25元,我都不知道老板靠什么来赚钱?”

  “兔头不能就这样简单放到碗里,不能3元一个那么便宜,重新锁定消费者,甚至可以提升到30元!”

  被誉为“新赢利模式之父”的李践近日来到蓉城,参加“成功2010”全国客户答谢巡讲论坛。身为行动成功国家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的李践表示,四川企业家虽然非常勤奋,但明显存在着高品质管理缺位的现象,“在国家提倡产业结构升级大背景下,民营企业如何用高品质管理摆脱过去低层次的数量经济模式,将是我给四川老总们讲课的重点。”

  

  川商“赚分分钱”太辛苦

  

  在李践看来,四川中小民营企业老板“赚分分钱”太辛苦。“他们起早贪黑,东西卖得好,但价格实在是便宜,仍然处于低层次的数量经济状态。”

  李践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去年来成都,晚上我和我夫人在酒店旁边一家小铺子吃宵夜,吃了面、烧烤、兔头,一共才花了25元钱,我都不知道老板靠什么来赚钱?”在国内知名管理培训专家李践眼中,一个仅卖3元钱的兔头背后,隐藏着一连串低产出、资源浪费和生存能力差等企业发展瓶颈问题。“这样赚分分钱,老板能坚持几年呢?如果我来做,首先就要提高餐厅的品质。兔头不能就这样简单放到碗里,要重新包装,重新取名,要准备工具。兔头不能3元一个那么便宜,重新锁定消费者,甚至可以提升到30元!”

  李践随即将话锋转到四川企业转型升级调结构之上。“如果要转型,就需要高品质管理,管理上不去,所有一切都是白日梦。”按照观察,中小民营企业在管理品质方面有许多失误,做事不够专注。很多企业首先追求成本导向,容易急功近利,产生了许多行业希望“一头牛跑出火箭速度”的奇怪现象。 “我接触过几个四川企业家学员,我在课堂上讲追求品质极致。他们认为这个在中国不合适,认为快才是根本。但我认为,这样一开始虽然机会很好,但是一定会遇到瓶颈。”

  

  川企须加大高管培训投入

  

  李践认为,四川的中小民营企业家比起国内其他许多地方都有激情,更有学习力。“比如说,成都企业家在我们这里进行复训的比例是最高的,有些人是在成都上了这个课,又到上海、广州去重复听这个课。还有的是看到竞争对手因为学了课程后进步很大,就动员公司所有相关人员都来学。这个现象在成都的婚纱影楼行业里就很普遍。”

  但他也感觉到,四川民营企业与外地最大的差别就是培训规模小。“我们在浙江做培训工作时,很多企业老总身家都是百亿级。而在四川,学员上十亿的都很少。”近年来快速发家的民营企业主,在旁人眼中多留下暴发户或土财主的形象。李践认为,正是这类企业经营者尤其需要多学习。“我们的培训都是以口碑作为宣传的主要途径,一些四川的企业家来参加过培训后觉得好就会介绍其他做企业的朋友来参加,有的甚至自己成了听课专业户,哪里有课程都会参加。但一些从未接触过培训机构的管理者,会觉得这样的培训一点用没有,甚至认为培训是以前学校中那种说教式课堂。”

  “四川的企业高管培训投入在中国属于中等偏低。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就很难超越同行,很难从数量经济走向质量经济。”

  (钟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