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5月11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争做排头兵 打好“变天”仗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双良集团发展低碳经济二三事

  □本报记者 李丙驹

  

  当前,循环经济与环境污染的对决几近“白刃”,低碳经济与温室效应的较量迫在眉睫。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的又一次重大进步。能否打好这场“变天”之仗,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前途。

  

  一种传统观念的更新

  拓展“绿肥红瘦”的市场

  

  成立于1985年的双良集团,自生产出国内第—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溴冷机起,始终以节能环保为己任,成效卓著,领跑行业。企业决策者们清醒地认识到,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不可逆转,并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对双良而言,牢固树立这种观念,是双良可持续发展、巩固行业领跑者地位最强大的推动力。

  双良有关领导告诉记者,紧扣低碳经济主题,写好节能减排和余热回收文章,以观念的更新拓展“绿肥红瘦”的市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双良内部资料显示,至2008年,有近2万台溴化锂中央空调机组运行在世界各地,按照综合折算成100万大卡/时的高效能设备约5000台,所产生的效益相当于少建50个100兆瓦的火力发电厂,每年减少6900吨CO2,减少氮氧化物排放3300吨,减少烟尘排放550吨。

  有专家表示,无论现在或将来,谁掌握了综合回收余热这门技术,谁就抢占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先机。

  

  一套余热回收的系统

  两年收回全部的投资

  

  日前,在江西南昌召开的全国热泵会议上传来佳音:从双良空调制造延伸出来的余热利用节能系统,只要两年时间,投资方就可以收回全部成本。这一决非空穴来风的承诺,是双良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责任、信心和实力的最好体现。

  走过20多年发展历程的双良集团,不仅生产闻名全国的节电型溴化锂中央空调,还生产余热回收系统设备。作为国内第一家乡镇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汇聚了众多国内一流的专家人才,成为他们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最强大的“第一生产力”。据双良负责研发的总工程师介绍,山西阳煤集团订购了双良8台30兆瓦的余热回收系统设备,总投资6000万元。按每年消耗标煤7万吨计算,直接使用成本为4500万元,不到两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

  

  一个综合节能的方案

  全年少花8亿元费用

  

  华北油田一家炼油厂也是双良余热回收系统的新用户。该油田采油排放的污水由于未经过深度处理而具有腐蚀性,需要通过耐腐蚀的换热器进行换热,换出来的清水再通过吸收式热泵系统回收热量,吸收式热泵利用少量伴生气和燃油作为驱动热源,就可以制取85℃热水用于满足原油加热以及冬季采暖伴热的需要。

  记者获悉,该炼油厂已经采购安装即将投入使用的两套双良供热量设备,每年可节省原油1114.4吨,相当于节能1593.6吨标准煤,可减少CO2排放量3833.6吨。如果把华北油田旗下30%具备条件的油田目前的加热炉,换成余热回收系统,年节约标煤可达到426万吨。

  来自双良的消息称,目前,双良正在为某大型油田系统规划综合节能改造方案,全部改造完成后,每年可以节约8个亿的成本费用。如能推而广之,其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让人看到低碳经济所蕴含的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