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5月07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诺基亚:“量身”策略打开印度市场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经过几年的努力,诺基亚手机在印度市场销售量增长超过了一倍,市场占有率超过70%!如果按照他们资产来算的话,已经成为印度最大的跨国公司。

  

  从用户的需求来生产产品

  

  一般人都会觉得印度这样贫穷落后的国家,人们一定喜欢最便宜的手机,是不是品牌并不重要,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去推广品牌。也有人会这么想,反正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诺基亚,印度人也会知道,只要去到那里,印度人自然会爬山涉水来到商店买你的手机。

  但诺基亚并没有想当然地采用这样的策略,他们意识到只是开发廉价产品是无法成功占领市场的,所以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诺基亚开发了1100系列。这款手机价格绝对不便宜,却深受印度人喜欢。它有一个防滑的把手,有防尘的键盘,另外还有手电的功能。为什么要防滑呢?去过印度的人都知道,印度的天气非常炎热,一天到晚手都是汗津津的,如果拿一个很滑的手机,一不小心就会掉地上了。

  而且,印度现在就像中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处于改革发展时期,到处是工地灰尘滚滚,如果用一个普通的手机,灰尘很容易就通过键盘进到手机里面,用不了多久就坏掉了。另外就是印度的电力比较紧张,停电是家常便饭,在手机上安一个手电功能更方便当地老百姓的生活。

  

  注重品牌的营销与推广

  第二就是品牌形象。诺基亚曾经对全球很多国家进行了调查,发现在贫穷的消费者里,品牌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在发展中国家46%的人认为品牌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印度,64%的人认为品牌非常关键的,比手机的质量更重要,甚至超过手机的价格和设计。所以意识到这点后,诺基亚在印度做了大量的品牌建设工作,比如大篷车是印度很普遍的交通工具,所以诺基亚专门买了20辆大篷车,印上诺基亚的LOGO,然后让这个大篷车跑遍印度的大小城镇和村落,使得诺基亚的形象深入民心。另外赞助一些非常大型的活动,与宝莱坞的明星深入合作,通过这种世界营销的方式来提高它在用户心目中品牌的地位。

  第三,品牌再好,要是没有方便的销售渠道,销售量也不会上去的。于是,诺基亚一开始就跟印度最大的复印与设备营销商合作,充分利用他们的配送网络。所以到2006年底,在印度79000家手机零售商中,79000家都在销售诺基亚手机,这个数据是摩托罗拉的3倍,索尼爱立信的10倍。

  这几个因素结合起来会发现诺基亚在印度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

  (徐岩)

  【分析】

  

  围绕着回报进入新兴市场

  

  通过这个案例,回头来看几个问题,第一,本案例属于哪种创新?简单地讲是走进新兴市场。第二,诺基亚在印度提供最廉价的手机吗?不是的,它提供的是最符合印度人需要的手机,这也是1100手机为什么这么成功的原因。

  还有最后一点诺基亚进入印度市场是为了进入而进入吗?有很多国内企业进入新兴市场并不是很必须的,有时候是出于政治需要,也就是国家号召我们走出去,我们就走出去,但是走出去能否赚到钱,怎么样能赚到钱却不知道。另外有的时候进入新兴市场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我把国际的名牌买下来了,我进入到一个新兴市场,我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争了面子。但是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最后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回报那就是另外的问题。而诺基亚的一切市场策略都是围绕着回报,所以诺基亚进军印度这个案例对国内企业会有这样的启发:第一,技术创新和战略创新都很重要;第二,创新的成功建立在扎实的市场研究上,进入一个市场一定要了解好用户到底需要什么东西,能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才是好产品。此外,品牌推广和营销渠道缺一不可。开拓新兴市场不应当为开拓而开拓,而应该以获得商业利益或经济利益为本。另外要学会借助外力,假如诺基亚想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的话,我们相信到今天为止它可能最多只能有1000家或者10000万,绝对达不到79000家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