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萍
2002年,偶然的机会路过周公山,叶礼贵被这里的环境吸引,决定“圈地”开酒店,让喜爱周公山的人可以常来小住。就这样,做房地产起家的叶礼贵“一不小心”成了周公山旅游开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付出的成本是最高的。叶礼贵说。这成本包括了时间、金钱、精力和无法估计到的风险。
酒店2002年开业,2003年就遇到“非典”;2004年景区修公路……这样一折腾,营业额受到多大的影响?2006年,雅安提出“工业强市”,叶礼贵琢磨着,不管什么政策,总得要落地。
结合周公山旅游景区的开发,他亲自撰写了厚厚的一本《关于周公山易文化开发的方案》,方案明确提出以易文化为核心打造周公山旅游文化品牌。有了“易文化”这根精神支柱,不管酒店经营遇到多大的困难,叶礼贵始终能够坚守。他相信,总有一天会“守得云开见月明”。叶总说,民营企业的经营可以写一本书,非常辛酸!好在,那些都早已成为过去。
他对自己的评价是:“历经坎坷多舛,笑纳上苍赐予的伤筋动骨,将它自嘲为积累与财富。”于企业于人生,早已练就了恬淡、包容的气度。
打响“易文化”品牌
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直观的载体。酒店的经营同样离不开品牌的打造。想让游客来了还想来的,一定是文化的魅力。叶总一直坚持对周公山易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经过2005年-2009年的沉潜,“2009年国际易学联合会年会及论坛”选址选周公山天府温泉酒店。叶总亲自策划了有来自国内外的嘉宾、易学专家、易学爱好者参加的庄严隆重的周公山祭山大典,通宵达旦准备《周公山祭山大典祭文》。大典主献由国际易联特别顾问、原中宣部副部长、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龚心涵担任。正式打响了周公山的易文化品牌。
关于周公山有个传说。相传,三国时期,南中诸郡谋反,诸葛亮率军南下平叛,屯军蔡山,夜得周公托梦授计,诸葛亮依梦行事,于是才有七擒孟获和每战必捷之功。凯旋时,诸葛亮为报点化之恩,于此立周公庙,于是蔡山便更名为周公山。《周易》中卦爻辞的作者为周公旦,从此,周公山不仅逐渐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也成了一座弘扬和传播易文化的圣山。人们遇到了什么不详之事、困难之事,身体有疾、家中有碍等,都纷纷到周公山吸收瑞气、排除晦气,增添鸿运、以求昌盛。同时,也有许多有缘之人曾经遇到高人指点,受益无穷……
“周公圣山,物阜文丰,……继往开来,待我后生。”叶礼贵在祭文结尾这样写道。
酒店经营“三四五六”
天府温泉酒店是一家以生态养生为主的休闲度假酒店,叶礼贵将天府温泉酒店的经营目标定义为:三餐食疗,四季养生,达到五脏平衡,六脉通顺。先天的自然条件加后天的人文理念,使得天府温泉酒店成为度假养生的理想之地。
周公山离成都两小时左右车程。叶礼贵把距离周公山两小时左右的半径划为天府温泉酒店的第一营销圈。在此范围内细分市场。
休闲度假酒店的主要功能是“放松”。酒店围绕这两个字做文章,让客人得到眼、耳、鼻、喉乃至舌尖等感官的放松。将目标群体指向城市白领、老龄团队、疗养院、离休干部群体。
酒店周围群山环抱,放眼是层峦叠嶂、翠峰簇拥、满目苍翠。酒店院内种满了各种绿色植物,尤其以月桂为最多。助理介绍说,在这里,白天可以闻到浓郁的桂花香;夏天的晚上,随着夜幕降临,夜来香馥郁的花香在院内四处蔓延开来,令人陶醉。这里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无一处不饱含着叶总的心血,无一处不诠释着叶总的经营理念。
采访快结束时我们获悉,雅安市旅游工作会议刚刚开过,雅安的旅游环境即将迎来空前改观。叶总对周公山旅游的前景也充满信心。他说,今年,一是抓管理,抓软件建设;二是抓硬件,温泉二期工程即将动工。明年着重在餐厅食品原材料上再下功夫。最迟十年,最快六七年将天府温泉酒店打造成四川旅游行业的一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