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荷
红罐王老吉的母公司——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下称加多宝)最近有点“烦”,一方面其快速的销量增长后劲乏力,另一方面去年年底被指“变相裁员”至今无法摆脱,如今更是演变成了“纷至沓来”的劳资纠纷。
令业界惊讶的是,一向专注于做日化用品的霸王国际日前正式宣布,总投资4.8亿港元成立霸王(中国)饮料有限公司,正式进军凉茶饮料市场,并将矛头直接指向加多宝,欲做凉茶“老二”。霸王集团首席执行官万玉华表示,中国凉茶拥有上千亿市场容量,年增速高达30%,“凉茶市场第一品牌与第二差距很大,这证明市场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并表示公司将实行差异化战略,力求成为中草药养生保健饮料的世界级领导企业。
叫板王老吉?
与红罐王老吉相比起来,霸王凉茶的包装也是以红、黄两种色调为主,铁罐售价也是同样是3.5元。对此,霸王方面的解释是“这易于令消费者接受,也适合在市场上进行大范围的推广。”
而对于之前王老吉被指添加夏枯草的争议,万玉华则强调,霸王凉茶沿用的是黄氏祖传配方,主要是罗汉果、冰花等食用性药材,原料都在食品药品名单内。
据了解,去年有媒体爆出杭州消费者因长期饮用王老吉凉茶而出现胃溃疡的消息,王老吉被指原料里面的夏枯草并不包括在食品药品名单内,引发了“夏枯门”事件。虽然后来卫生部出来澄清,指王老吉凉茶饮料使用夏枯草早已经在2005年到卫生部备案,并不存在添加物违规问题,但王老吉的销售已经受到影响。
但值得注意的是,受夏枯门以及边际利润减少的影响,王老吉2009年的增长速度已有所缓减。
近几年,凉茶市场硝烟四起,继邓老、和其正、春和堂、上清饮、万吉乐、宝庆堂等一系列品牌重兵投入后,娃哈哈也在积极拓展。据霸王集团提供的调研资料显示,去年整个中国内地的凉茶市场是170-180亿元人民币,但在罐装凉茶市场,王老吉仍占据了80%以上的份额。“已有的产品已经严重同质化,白云山、和其正和娃哈哈等品牌经历过轮番热身之后,仍旧无法撼动王老吉的霸主地位。”
据悉,此番推出的霸王凉茶,首先将以广东等华南地区为主要市场,进而进行全国推广。“除了KA、连锁卖场及小型超市,还会下沉到其他渠道。”但对于年生产能力,万玉华则表示“不便明说,但目前主要是OEM的方式,我们将按照华南市场的情况确定。”
延伸产业链
事实上,自去年7月在香港上市后,霸王便确立了多品牌发展延伸的战略。在短短半年之内先后推出追风洗发水、霸王男士系列洗发水以及本草堂中药养颜护肤品,陆续涉足中草药洗护发、高端男士洗护、个人护肤用品领域。
“这次霸王凉茶的推出,是对霸王集团完善多品牌发展战略的有力补充。”万玉华透露,集团接下来还将发展中草药家居清洁产品、纸质用品会等领域,而且还会考虑收购相关的个人护理产品,“霸王集团将把中草药的优势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朝着中草药个人护理用品,饮料及家庭护理用品为主要结构的庞大中药日化产品链发展。”
据其透露,霸王集团的中草药原料供应也将逐步由采购转向自产,目前该公司在广东罗定500亩的生产基地已经启用,预计今年9月第一批中草药即可收成,作为霸王集团差异化竞争的重要一环,其效果如何,万玉华称“需要看市场、看时间”。
外来者能否吃到“蛋糕”有待观察
据了解,吸引各路资本角逐其中的真正“内动力”,是凉茶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年增速高达30%,大有赶超碳酸饮料之势。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首席研究员陈晨指出,凉茶是茶饮料行业发展中的佼佼者,不仅国内拥有大的销售量,而且出口情况也非常喜人。数据显示,2006年,凉茶在国内的销量就已经超过可口可乐;2007年,凉茶出口100多万吨,其中最大出口国是美国。
然而,凉茶市场蛋糕虽大,新进入者能否分得一杯羹还有待观察。广州清心堂凉茶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彦明认为,这么多年来,王老吉稳坐凉茶第一位置,后来者虽众但没有谁能做到“老二”。究其原因,“缺乏基础”。他指出,很多企业在渠道、凉茶文化、新概念方面都缺乏基础。陈晨也认为,在王老吉一枝独秀的凉茶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已经很严重,新进入者如何差异化开发、避免沦为多个二线品牌中的一个,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此外,有分析人士对日化企业等“行外人”做凉茶也表示并不看好,认为在品牌、营销模式方面都无法“共享”,操作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