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延涛
在辽南平原,渤海之滨的营口大地上,有一座熊岳古城。在熊岳城东那片碧绿如海的果林中,有一座山,孤峰突起。山顶有一青砖古塔,宛如一位慈母,眺望远方,盼儿早早归来。这座山就是闻名中外、载入《中国名胜辞典》和全国小学试用教材,被批准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营口望儿山。它有着一个催人泪下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熊岳城郊是一片海滩。海边有一户贫苦人家,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母亲十分疼爱儿子,一心盼望儿子勤奋读书,将来学业有成。为供儿子读书,她白天下地耕种,晚上纺纱织布,辛苦劳作。儿子也很听母亲的话,刻苦读书。母子苦熬了十几年。这年,朝廷举行大考,选拔人才,儿子决定进京赶考。临行前,母亲对儿子说:“孩子,你安心去考吧,考上考不上,都要早早回来,别让娘担心啊!”儿子说:“娘,放心吧,我一定好好地考,一考完就回来,您就等着我的喜讯吧。”
儿子乘海船赴京赶考去了。母亲昼耕夜织,等待儿子归来。但是,一直没有儿子的音讯。母亲着急了,就天天到海边眺望。一年,两年,三年……南飞的大雁秋天去了,春天又回了。母亲的头发都花白了,却不见儿子的身影。七年,八年,九年……夏天的烈日火辣辣,冬天的寒风呼呼吹,母亲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可她每天望见的仍然是烟波浩淼的大海,来去匆匆的船帆。可怜的母亲,一次又一次地对着大海呼唤:“孩子呀,回来吧!娘想你,想你呀……”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年迈的母亲倒下了,化成了一尊石像,也没有盼到儿子归来。上天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在母亲伫立盼儿的地方,兀地矗立起一座高山;大地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让母亲洒下的泪珠,化作了一股股地下温泉,滋润出无数红艳艳的苹果;乡亲们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把那拔地而起的独秀峰叫做“望儿山”,在山顶建了慈母塔,在山下修了慈母馆,好让子孙后代缅怀母亲的平凡而伟大的恩情。
千百年来,在望儿山下、在辽南大地一直流传着这段慈母盼儿归、真情动天地的感人传说。至今,当地人民还保留着敬母爱母的淳朴民风。在每年5月“母亲节”这天,都要开展各种敬母爱母活动。现在,望儿山已成为慈母圣地,成为一个以母爱为主题的旅游区,每年都吸引了众多的中外宾客到此表达爱母敬母之情。不少人还在慈母馆内为自己的母亲立碑铭志,以表达对母亲的崇敬。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于1998年月再次为望儿山题词:“博爱慈辉,光天裕地”。
为了纪念和歌颂至真至圣的母爱,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敬母、爱母的美德,1995年,营口市以“爱母亲、爱家乡、爱祖国”为主题,以营口望儿山为载体,创办了首届“中国营口望儿山母亲节”,每年举办一次。十五年来,望儿山母亲节的规模由小到大,办节质量、档次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成为“全国十大地方节庆活动”之一,是中国第一个有载体、有内容、有规模、有效益的母亲节,充分展示了营口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迅速提高了营口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成为展现城市魅力的一张靓丽名片和文化品牌。
2010年第十六届中国营口望儿山母亲节将于5月9日正式开幕。除国宝特展外,节日期间还将举办拜母仪式、母爱文化论坛,援助贫困母亲、敬母群众活动、风筝大赛、群众游园等系列社会活动,表彰“十大杰出母亲”、“十佳敬母好儿女”、“十优和谐家庭”。
营口望儿山母亲节是普天下母亲们共同的节日。在这鲜花竞放的5月,我们欢迎各位领导、海内外朋友们,来到营口开发区,来到望儿山,共同祝福我们的母亲健康幸福,祝福我们的家乡兴旺富强,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