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5月04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吴子申:让一亿农民先富 我就是赢家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从内蒙古阿拉善的盐碱地和沙漠中走出来的企业家吴子申,对自己的事业和成功有着独特的定位。目前他要做的是把快消品的营销方式与传统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希望通过商业路径“解决人类健康,同时解决三农跟农民致富的问题”——

  □ 高文龙 柴永强

  

  “我们在努力解决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吴子申和他的永业集团正在做的事儿可以用他在北大和清华演讲时说的一句话来概括。他两次关于新农业的演讲,每场两百多名听众坐满了教室座位,其中1/3不得不站在后面。

  

  用最大的能量做最渴望的事情

  

  这个从内蒙古阿拉善的盐碱地和沙漠中走出来的企业家,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攻关而成的永业生命素产品,据农民实际反馈,能够“增强动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提高动植物防病抗病能力。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动物体制,降低毒素残留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保证了产品品质”,从食物源头上确保人类健康。

  他给产品起名——“永业生命素”,这能让他更方便地向农民们解释产品的作用;他用史玉柱做脑白金的方式营销他的生物复合肥料,他的企业血液里流淌着太多名人、商务通、蒙牛、伊利等快消品的营销基因。

  针对农民的认知习惯,吴子申使用逆向营销的方式建立“永业科技服务站”,在农民试用永业生命素取得效果后促进其产品销售,然后帮助农户收购农副产品,通过渠道卖到城里,希望通过“一个闭环的财富循环的产业链条”,解决市民买难和农民卖难的问题,并借此保证食品从生产到食用整个链条的健康。

  他在内蒙古阿拉善承包了50万亩沙漠,种植梭梭木防沙、治沙的同时,预期利用其根部的寄生中药“肉苁蓉”实现生态链的良性循环;他期望“在阿拉善既治理生态的同时,同时能够把沙漠变成一个医药谷的产业链”;他做内蒙古的旅游文化和沙文化,希望能打造一个世界级的沙漠地质公园,“海市蜃楼一天可以看20次”;他最崇敬的人是钱学森和袁隆平;他渴望自己能让中国一亿农民先富裕起来……

  

  哈佛演讲展示中国企业家风采

  

  在全球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中国粮食生产连续6年实现增产、农民收入连续6年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美国波士顿当地时间2010年4月17日,吴子申应哈佛大学邀请参加“六十耳顺—新中国的成长与发展暨2010哈佛中国论坛”,并就《知识农业下的中国投资机会》发表专题演讲。

  吴子申在《知识农业下的中国投资机会》演讲中坦陈,永业集团历经九年时间,在致力于寻求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方案的同时,发掘出了中国最基础、最重要农业领域的资本投资热点。一直以来,永业致力于帮助解决被称作“地球癌症”的土地荒漠化问题、致力于帮助解决食品安全源头问题、致力于推动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问题,正是在探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发掘出了永业发展机遇。

  永业服务中国三农、扎根中国农村,在全球金融低迷时期逆势而上赢得国际资本市场青睐,成为本届哈佛中国论坛的亮点企业案例,在将中外经济学者、高级职业经理人、海外优秀人才吸引到中国农业行业领域的同时,亦为中国企业抓住机遇,开拓市场,走向世界提供了珍贵的参考经验。

  

  从沙漠里走到华尔街

  

  现在,永业和吴子申都处在人生的另一个路口。

  2009年9月,永业国际成功登陆了纳斯达克全球精选板块,股票代码YONG。吴子申在纽约曾在给员工的邮件中写道:“当我们叩响华尔街的资本大门,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分享快乐的时候,我们肩上已经背负起来,作为中国企业要向华尔街交一份满意答卷的使命。我们肩上只有源源不断的责任”。企业快速成长,但前方却充满了更多陌生的考验。

  他坚信钱学森关于“生物技术为中心的知识农业”必将接替信息产业革命成为“第六次产业革命”的预言,他相信通过科学治沙,沙漠地区可以创造上千亿元的产值;同时他也相信通过新农业的发展,他能够在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每天仍然6:30起床,送女儿上学后,锻炼身体半个小时然后赶到公司,在忙碌地处理公司事务一整天,直到夜里12点左右休息。在复旦大学上EMBA之前,他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商业教育,他知道自己需要学习更多东西,经过机场他都会购买各种书籍,并留心网络、电视、杂志和报纸任何可供学习的渠道。

  这是一个经历跌宕、思想却简洁豁达的人,经常还会理想化,这似乎注定了他不会是一个纯粹的商人,中国农民身上的韧性、生命力和商业世界的灵活变通,在他的身上被完美的沿袭。虽然公司经过了华尔街的检验、总部搬到了北京知春路、需要经常穿着西装,但他的一只脚还踏在内蒙古阿拉善的大沙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