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5月02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看得见海的房间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我对童话和哲学有着相同的热情,童话是富于幻想、感性的,哲学是严谨、理性的。这是思考的两个端点,我的绘画就是在这两端之间游走。”

  “欢乐背后的忧伤,是我对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表达,用貌似欢乐的图像去表现忧伤,比直接用忧伤的图像去表现忧伤更令人动心。”

  ——刘野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地加快,忙碌的生活步调,使我们变得浮躁、功利及自私,我们需要寻求一种方式来排遣及抒发内心的情绪,并寻找自我的认同,而“卡通”满足了我们这方面的需求。对二十世纪出生的人来说,“卡通”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成长伴侣,在它的伴随下我们知道“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的一方”、“公主及王子从此过着幸福美满的日子”,卡通所传达给予我们的观念总是乐观的、积极的、美好的。在卡通的世界里是无所不能,天马行空,能满足自我的想象空间,也实现人类一部分的梦想。而随着数码科技的发展,更使卡通及漫画的流通管道更加多元化,流通的范围更跨越了国界,形成了一种共通的流行符号、共同的生活语言。1960年盛行一时的普普艺术(pop art)将日常生活中的现成物、卡通等符号或形象挪用于作品中,将通俗文化、大众媒体与艺术结合,当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如家迪·沃荷(andy warhol 1928-1987)、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 1923-1977)等人。然而,却造就了现今的艺术家以此类创作模式为基础,另外发展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有些艺术家将画中主角可爱化、卡通化或拟人化,甚至有些艺术家则虚构出属于自己的画作主角,来表现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期许或是内在自我心境的呈现。而上述的创作模式已跨越国界,似全球文化的一部分,对现在资讯开放及流通快速的中国来说也无法置身事外。在此批艺术家的作品中,已看不见歌功颂德、英雄主义式的创作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色彩丰富、拟人化的卡通造型,以简单的符号及图像来传达及阐述生活美学,俨然成为另类新兴的创作模式及风格!《看得见海的房子》就是其代表之一。(代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