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晓兆
初识赵亮,腼腆内向,朴实无华,却尽显聪慧。再识赵亮,工作勤奋,严谨细致,如刑侦人员,对事关安全的各个细节都要亲力亲为,所以在这次烟厂技改设备大搬迁中,赵亮是现场副总指挥和协调人。价值7亿多元的10多条生产线安全到达新厂址,没出一起事故,创造了奇迹,这是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三识赵亮,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能够从各种生活细节出发,像“小大哥”一样照顾身边比他大、比他小的同事。
技改显身手
“从普通工人一步步成长为车间主任、厂领导,他懂技术,懂生产,是土生土长的淮烟人。”制丝车间主任纪明翔、卷接包车间副主任陈凯不约而同地这样评价赵亮。
1992年,刚走出校门的赵亮进入淮阴卷烟厂,在卷包车间干起了电气维修工。三年后,他被提拔为制丝车间的主任助理,其后又历经技改处、生产控制中心副主任等多个岗位的锻炼。2007年7月,厂领导找赵亮谈话,任命他为生产制造处副处长、卷包车间主任、支部书记,希望他能够挑起这副重担。
熟悉卷烟工业企业的人都知道,卷包车间是卷烟产品终端制造环节,是保证卷烟产品质量的关键部门,因此卷包车间集成了企业重要的制造设备和大量技术人员、操作工人。淮烟卷包车间拥有卷接包设备15台套,拥有职工412名,是淮烟职工人数最多的基层单位。作为卷包车间的负责人,赵亮自然也就担负着比常人更多的责任和压力。但是只用了半年时间,赵亮领导的卷包车间各项工作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被厂领导誉为“淮烟旗帜”。
在这一骄人成绩的背后,与赵亮在技改、管理方面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是分不开的。
由于工作成绩卓著,2008年“五一”前夕,赵亮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在同年8月被提拔为淮阴卷烟厂副厂长。
安全两肩担
狠抓安全生产是赵亮的工作重点。赵亮平时经常在生产车间检查了解安全生产情况,并且每周都召开安全生产调度会,把安全生产任务指标下放到每一个部门、每一名职工。除了“人防”之外,赵亮还突出“机防”。淮烟几年来投入上千万元引进防雷、防盗、消防、巡更、GPS等安全设施,安装在厂区、库区、技改工地、生产车间和机房等重地。据该厂安保处处长王志新介绍,在2008年雷雨季节,淮烟没有发生一起雷击事故,而有些工厂却因雷击遭受损失,事后他们纷纷到烟厂取经。
经全厂共同努力,淮烟连年实现“60199”(即重大火灾事故为零、因工死亡事故为零、重大伤害事故为零、重大设备和锅炉压力容器事故为零、职业病和中毒事故为零、甲方责任重大交通事故为零、工伤率不超过1%。事故隐患整改率达到99%以上)的安全生产目标。
2009年7月18日,淮烟“十一五”技改工程开始设备搬迁,一台设备价值几千万元,万一出点意外,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作为现场副总指挥和协调人,赵亮起早贪黑,每天都开碰头会,从关键路线、设备状况、人员组织等方面确保万无一失。由于组织充分、指挥协调得当,原计划两周的搬迁仅用了六天,十数条生产线安全搬到了新的联合厂房,8月10日就具备了生产条件,比原计划提前了八天,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事故,创造了全省乃至全国烟草行业设备搬迁的一个奇迹。
生活中的“小大哥”
除了在抓生产、抓质量、抓管理、抓安全,39岁的赵亮还像个“小大哥”似的关心比他大或比他小的同事。据该厂高级技师钱长江介绍,赵亮对待下属平易近人,善于听取职工的意见,从生活细节上关心职工。在车间时,由于女职工力气比较小,工作时很容易疲劳,赵亮对休息环境进行改造,使得女职工在工作间隙得到充分休息。 当上领导后,赵亮还是喜欢到一线解决问题。职工们工作上遇到困难爱找赵厂长,生活上遇到烦心事也喜欢跟赵厂长说说。比如,职工反映澡堂水温忽高忽低、班车线路和时间安排等问题,赵亮都能及时反馈,争取解决,即便暂时没法解决,他也会向工人们说明原因,让职工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