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武英 本报记者 张建忠 周 俊
在人们的印象中,精明的上海人擅长挑剔,然而就是这样喜欢挑剔的上海旅游客运公司,如上海锦江商旅、天成旅汽、海博租赁等公司,却把扫视了一圈的挑剔目光定格在配装锡柴发动机的客车上。“我们算了一笔账,配置锡柴机的客车要比其他品牌发动机的客车高出3000元至15000元,虽然我们在固定成本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前期使用经验告诉我们,锡柴发动机为我们后期的变动成本节省了不少钱。”上海一家旅游客运公司有关负责人如是表达对锡柴发动机的喜爱。
据了解,2009年,在国内发动机行业中,一汽锡柴以产销量突破36万台、销量增幅行业第一,人均劳动生产率、净资产利润率、人工成本比重等重要指标均居业中前列。锡柴到底有什么绝招让上海这么多家旅游客运企业成为它的“忠实粉丝”?有什么绝招可以取得如此大的成绩?
日前,锡柴厂长钱恒荣谈及经验时说:“关键是质量。‘质量就是生命,而生命只有一次’,这种价值定义扎根在所有锡柴人的心中。无论是普通工人还是工厂领导对此都奉如圭臬。而保证锡柴机高质量高品质,主要靠装备、生产、采购三方面的严格要求和均衡发展。” 世界一流的设备、严格的质保体系、一流的采购体系,保证了锡柴产品的品质和批量生产的一致性。与合资品牌相比,锡柴机既具备了性能优势,又体现了质量优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品牌、高端动力。
一流装备
生产高端动力的前提
锡柴厂长钱恒荣曾说:“在国内柴油机市场竞争已经国际化的今天,锡柴产品要必须以‘高端品质’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要在每个档次的产品上都做到中国最好、最高端。而世界一流的装备是生产高端动力的前提条件。”
基于这个观点,长期以来,锡柴始终贯彻“以一流的装备保证一流的水平;以生产的柔性适应多品种需要;以体系的质量控制产品的质量”原则,加大技改投入,建成了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加工、装配流水线。采用轻钢结构全封闭空调正压防尘系统的CA6DL机加工车间厂房和装配车间厂房;主要生产线、设备(含检试设备)90%以上为进口的当前国际一流设施,由德国、美国、瑞典、法国、意大利等国提供;设备的程序、检测数据及设备数据交换均由工业以太网实现;建有3900 平方米的国内一流的产品试验室,引进了曲轴磨床和多台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等进口设备组成了柔性制造系统(FMS) 。
为保证生产一致性,锡柴引进美国、日本、德国的先进测试设备,可对关键尺寸采用意大利MARPOSS在线测量,自动进行SPC统计分析,主管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内部网络及时调阅信息,实时掌控过程质量;装调采用机械手和定扭矩控制。锡柴拥有浙大奕科电脑控制校车试验台位73个,整机出厂前100%进行热试,所有柴油机的出厂性能数据自动采集,并上传中央控制电脑与出厂标准要求自动对比和判断,确保了设备水平和零件质量达当今国际一流。
锡柴的零部件制造、装配已具备“柔性生产、信息集成、在线检测、敏捷制造”为特征的核心制造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罗干同志来到锡柴视察工作,面对锡柴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管理和队伍,肯定地说:“发动机厂我去了好多,没看到像锡柴这么好的发动机厂,可以说是现代化的工厂。”
员工质量考核
99分也是不及格
锡柴用质量文化来引导员工重视质量的意识,确立了“质量就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的价值定位,“对质量问题无论怎样讲都不过分,无论怎么抓都不过火”的力度定位等质量理念,形成了具有锡柴特色的质量文化。锡柴建立了国内企业独有的质量馆,展示了锡柴抓质量生命工程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时刻绷紧职工“质量在我手中,质量就是生命”这根弦。锡柴质保部副部长厉炎介绍说:“锡柴的员工考核实行的是100分及格制, 99分也是不及格,因为这说明还有一项工作没有过关,也就是说明还存在质量隐患,必须继续培训。”不接受、不制造、不传递缺陷是锡柴的制造质量理念,把争创质量“零缺陷”活动作为提升实物质量的主要措施。经历10余年不断的细化和完善,在锡柴已经形成了以“零缺陷”岗位、“零缺陷”工序、“零缺陷”流水线、“零缺陷”产品和“零缺陷”车间的全方位、立体感的争创范围。“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已经深深扎根在锡柴的每一位员工心中。“质量是我们的立身之本,锡柴的历任领导都极为重视质量问题。”厉炎告诉记者,在开发和生产CA6DM机的过程中,分管厂长亲自担任组长,下设包括质量控制小组在内的6个小组,质量控制小组每天一次碰头会,对厂内外各环节产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