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4月27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紧盯大虹桥 潘石屹50亿“押宝”上海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SOHO中国入沪之前,上海大部分中心城区写字楼定位为国际高端,而该公司进入上海后,未来的目标群体则是主要集中于长三角地区的中小客户。基于北京模式在上海的成功复制,SOHO中国今年将会加大对于上海地区的投入,2010年开始,该公司50%以上的投资将投放在上海!

  □ 宗 周 林志成 

  潘石屹近期频繁出现在上海,SOHO中国这家北京地产商去年才将其业务拓展到了北京以外。潘石屹透露,目前在上海关注两个区域的项目,除了SOHO东海广场所在地的静安区之外,还有已经长时间考察过的虹桥交通枢纽中心区域。3月24日,他在上海表示,“2010年将使用公司土地购买资金的一半以上投资到上海,金额达50亿元以上”。  

  上海投资首次超过北京 

  潘石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此次来沪与上海长宁、静安两个区的区长见了面,自己对大虹桥很感兴趣。他谈及大虹桥交通枢纽的前景时说,“城市的发展交通很重要,世界上很多城市因交通崛起,衰败也多因交通。今天到上海来在新虹桥航站楼下飞机,发现还有很多收尾工作在做,但真是气派。”

  据了解,目前SOHO中国旗下上海的东海广场整体出租率已经达到82.5%。而在潘石屹接手之前,该项目的出租率仅30%左右。

  潘石屹透露,“SOHO中国对在上海拿地非常有信心。SOHO今年可调动资金达300亿元,这包括120亿元的账面现金和180亿元的银行授信额度。2010年将使用公司土地购买资金的一半以上投资到上海,金额达50亿元以上。”

  为了表示在上海拿地压力并不大,潘石屹表示,“不管是在香港上市还是在国内上海,出现净现金流的只有SOHO中国。”

  成功将北京营销模式移植到上海的SOHO中国信心十足,潘石屹表示,今年公司在上海的投资规模将会超过北京。

  是“被逼”出京还是“雪耻”?  

  资本,能够使人趋之若鹜,也能让人被迫离场。在充满惊险和暗牌的中国地产界,思者如冯仑,善者如王石,狂者如任志强,而精明之人非老潘莫属。

  “梅陇镇广场怎么走,我不认路,谁带带我?”3月25日,在SOHO东海广场租户签约仪式之后的一个小型聚会上,潘石屹拿这句话询问在场的记者朋友们。即便行走在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南京西路,陌生之感对于潘石屹来说也会油然而生。

  不过,对于地产商来说,“认地儿显然比认路更为重要”。今年3月,潘石屹已经开始谋划在上海攻城掠地的新布局——他看上了位于虹桥国际交通枢纽附近一幅体量颇大的地皮,该块土地位于长宁区辖区内。

  潘石屹说他此行除了见了东海广场所在的静安区领导之外,还与长宁区区长李耀新进行了会面,谈话内容主要涉及将在该区购买一幅较大面积的土地,并根据规划进行综合性的商业开发。

  一位熟悉SOHO中国地产业的人士这样告诉记者:“老潘杀回上海又偏偏再次选中了长宁虹桥地区,明明就有‘雪耻’的意思。”

  早在2007年,潘石屹就曾相中上海长宁区虹桥的一块土地,但那块地最终落入了澳门“赌王”何鸿燊旗下。潘石屹由此撂下一句“三年内不进上海”的狠话。而如今,三年约定将过,潘石屹故地重游,自然感慨。

  在3月25日的媒体见面会上,针对为何看中长宁虹桥的问题,潘石屹给出的答案很简单,虹桥交通枢纽集聚了最先进的交通工具,从全球来看都很难找到这样一个点,这样的区位优势会使之迅速崛起。

  为了购买这块位于长宁区虹桥的土地,潘石屹也坦言并不排除SOHO中国将会在上海拿“地王”的可能性,这也透露出其出战必胜的愿望。  

  破例进军商业住宅市场   

  SOHO中国在北京发展十年几乎不涉及住宅市场,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写字楼和商业地产。但潘石屹或许将会在上海滩“破一回例”。

  “‘参数化城市’是长宁这一综合项目的设计理念。”潘石屹回忆说,“我在和长宁区领导谈的时候,他们的态度很积极,双方达成一个共识,应该强调融合性,建设一个多功能的综合体,集中了住宅、办公、娱乐等各类项目,满足人们基本的日常生活。”

  据了解,长宁区政府与SOHO中国双方就政府服务、税收优惠、人才配套等问题进行了磋商。SOHO中国已经多次向长宁区提交了具体的规划方案,某世界著名地产设计规划公司也已经参与其中。目前的方案已经较为深入,如果潘石屹拍得该块土地,整体项目有望在2015年之前竣工,届时,长三角企业将会有较多在上海建立总部或办事处的需求。

  在潘石屹看来,相比北京的房地产行业,上海更为市场化、专业化。然而,过去十多年的发展,使得上海写字楼市场过于注重高端市场,看中国际化,缺乏必要的区域和品牌融合,这也导致上海的写字楼空置率一直居高不下,使得定位于本地企业和长三角企业的写字楼总体供给不足。SOHO中国要做的则是填补这一相对缺失的市场。

  “通过收购的方式拿项目(东海广场)只是特例,”潘石屹坦言,“其实在拿东海广场前后已经与长宁区领导有过接触了。”据介绍,目前,SOHO中国在上海已经有百来个员工,其中70%到80%是本地员工,他们正是作为SOHO中国拓展地方业务的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