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全国连环画拍卖市场风向标之称的潘家园全国连环画拍卖会,日前在北京潘家园现代收藏品大厅落槌。全场拍卖成交比例高、竞拍激烈,总成交额近18万元,一扫前两届交易额、成交率大幅下降的态势,将风向指向回暖。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总体经济形势的好转,全国连环画市场已经渐趋平稳。“小人书”这种藏品的文化内涵以及投资价值已经日益为人们所认识。而“资源”的稀缺以及收藏队伍的不断扩大,使得未来连环画市场的发展趋势将是稳中有升。
拍卖总成交额大幅回升
潘家园的全国连环画拍卖会,一直是连环画市场的风向标。
刚刚落幕的本届拍卖会上,共有300件珍品连环画参拍,包括民国时期的连环画藏品、未署名的神秘大师作品《张骞通西域》手稿、带有历史背景的《批林批孔漫画辑》等。整场拍卖气氛热烈,从上午10时持续到下午1时,据统计,共有60余人参拍,总成交额达178890元,一扫前两届下跌的态势,大幅回升。其中,《连环画手稿资料4套》成为整场拍卖会的最贵拍品,以2万元价格成交;《通俗前后汉演义等31本》则成为最受追捧的拍品,从500元底价起拍,最终以1.3万元成交。
据了解,自2008年受经济危机影响,曾一路走高的全国连环画拍卖价格出现拐点后,2009年随着整体经济态势,连环画交易会的交易额、成交率,又有大幅下降。潘家园全国连环画拍卖会曾经连续两届成交量都仅为12余万元。但到了今年,随着经济的回暖,拍卖会风向也重新回暖。潘家园旧货市场副总经理师俊超高兴地说,今年拍卖会的成交率比较高,流拍比较少,竞拍也比较激烈,整体气氛高于往年。连环画的平均价格也呈现不断上扬趋势。
童年回忆“变身”升值藏品
连环画收藏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初见端倪,无数读者童年的回忆一朝变成了收藏的动力。当时,在北京潘家园和报国寺文化市场、上海文庙旧书市场、天津南开文化宫旧书交流中心等旧书市场上,“小人书”渐渐成了主角。在1998年举办的连环画拍卖会上,小人书的拍卖价格蹿升到千元以上,数量、交易额度逐年增加。
一位“连友”兼店主告诉记者,现在连环画市场越来越好了,“以前卖小人书只是副业,现在就能养家糊口了”。他表示,现在新出的连环画最明显的就是定价高了,每本价格达二三十元,品相好的能卖到1000多元,而且精美程度更高了。
名人效应引发连环画收藏热
进入21世纪以来,连环画收藏热在伴随着名人效应逐渐升温。师俊超介绍说,像崔永元和六小龄童等明星中的连环画迷,起到了强大的示范作用。
据了解,在2005年中国电影诞生百年之际,崔永元收藏“电影版”连环画的故事不断见诸报端。2009年,他办起的中国第一家连环画博物馆“连环画传奇馆”开张。电视媒体明星的巨大影响力感染了一大批藏家点燃起他们童年的记忆。此外,六小龄童曾经向《三打白骨精》的绘者赵宏本等多位连环画绘画大师,拜师学习猴戏的表演化妆;连环画家戴敦邦的水浒人物画稿成为央视连续剧《水浒传》的造型。这些连环画大师对名著的深入研究,促进古装连续剧质量的同时,也为连环画的收藏提升了标榜的价值。
未来趋势稳中有升
目前连环画市场的回暖,正是与整体经济发展态势相吻合的。业内人士表示,现在经济状况不错,很多人就会选择收藏品作为保值的手段。最初很多人买连环画是为了收藏那段记忆,但后来发现它升值了,有了保值的空间,就成为了被公众认可的投资符号。现在“小人书”这种藏品的文化内涵以及投资价值已经日益为人们所认识。而“资源”的稀缺以及收藏队伍的不断扩大,也使未来连环画市场的发展趋势将是稳中有升。
但是,很多“连友”也为目前市场上连环画资源的稀缺表示叹息。他们说,其实很多人家里都有旧的连环画,但是他们认识不到其市场价值,懒得拿出来交流;而有些人虽然知道连环画有收藏价值,但是他们不缺钱,就不愿意拿出来交易;再有些人是不知道自己家的连环画该卖多少价钱,怕卖亏了。一位“连友”表示,其实连环画都没有固定价格,更多的是在于爱好者自己的选择。希望能有更多的收藏者把自家的“小人书”拿出来交流。
(摘自《北京商报》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