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州如火如荼的旧城拆迁、城中村拆迁现场附近,总有人竖起一块牌子:回收旧木、旧窗、旧家具,这些蒙尘老屋上的窗花、梁柱、家具在回收者看来都是宝。这些从拆迁工地里翻拣出来的宝贝,一般都会被送到旧木家具店。在广州有不少旧木家具店,既出售稍加整饰后的旧木家具,也会将从拆迁老屋回收来的旧木料加工成木地板,制作仿古家具。这些回收时花不了多少钱的旧木,经过加工制成仿古家具之后,却身价倍涨,备受玩家和收藏者喜爱。
老板“蹲点”拆迁工地
在东华西路,不少近百年的老房子都在拆迁中,其中有不少值得收藏的古木家具和旧木。周边古木家具店的老板们近来都盯得紧紧的,希望拿到一批好货。
除了成品古木家具外,他们还能从老房子里淘出“宝”来。周老板在东华西路开有一家古木家具店,一看到有房子要拆,他就来了精神,总会在几天里连续去现场跑好几遍,跟拆迁队混熟,希望能淘回点有价值的宝贝。他说,老房子都是在房主搬出后才开始拆迁的,因此不少显而易见的“古董”会被房东拉走,可对于不少隐性的“古董”如房门、窗花、梁柱等,他们就带不走了。周老板除了喜欢收购古木家具,还从拆迁工地收回来旧木头,经过加工后,就变成新的家具或装饰品。多年的旧木买卖经验再加上木匠出身,他一眼就能看出物件的年代和材质。
近来广州的三旧改造计划让不少古木店老板眼前一亮,这正是收购古木家具、旧木料的好机会。因为市场对旧木家具、仿古家具的需求颇大,近来这些旧木家具店的货源都挺紧张。为了保持充足货源,他们还会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收购。
除了旧木家具店老板会亲自到拆迁地点找木头之外,也有“驻守”拆迁地的职业回收人天天盯着哪里有旧木头拆下来,好转手就卖掉。他们往往不花分文就拉走旧木头,转手就卖给家具店老板挣钱。而这样的旧木料随着近来旧城改造的加速,也有所增加。加工旧木料也让旧木家具店的老板们大赚了一把。
职业回收人是“二道贩”
周老板说,每当城中有拆迁的时候,总会有些职业回收人在附近游荡,找到合适的旧家具和旧木就会送到家具店卖,实际上就是“二道贩”。近来拆迁已拆到了周老板的店面附近,他便亲自上阵,宁可自己多走几步路上门去收,“经自己的手能挑选出更有价值的木头。”别看回收表面上是件“搬运工”的活儿,其实学问不少。周老板说,要有经验才能挑出好木头,只有在这一行打滚久了,看到一件木头才能准确地知道它的木材、年份,能做什么用途。因此职业回收人上门给他们送木材时,有时店老板们也会拒收,因为有些人的眼光不够好,收回来的是“流野”。
完好家具成收藏品
旧木家具店的经营分为两大块,一块主要是卖回收来的成品旧家具,这些旧家具在买家看来是古董和收藏品,它们的价值主要因木材、品相、雕工、年份来决定。另一块则是以回收来的旧木为原料,制作仿古家具或木地板、工艺品,买家多数将其装点新屋。这些做工精致的仿古家具,有不少价格比家具商场里的木质家具要便宜。
文昌北路的一间旧木家具店老板说,一些做工精细、保存完好的旧衣柜,只要拿到古木家具店的工厂里去稍微修缮、局部上漆修补后,也显得很新。一组规格220cmx220cm的衣柜,售价有时能超过10万,有的客人不但收藏,也可以自己使用。
外国人也是”主力”买家
王老板的店铺坐落在文昌北路一头,铺面不大,十几件古木家具基本排满,门口还堆积着不少旧门板、旧木窗,看着有些许凌乱。可这些沧桑的旧物却是王老板的宝贝。店铺门口的旧木窗是从被拆除的旧房子中收回来的,油漆已脱落。而窗户角上挂着的蜘蛛网更是年代久远,局部已干裂。王老板说这样的木窗,最起码也是清末时期的物件。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这批看起来甚至有点破旧的老窗户,王老板最初以30元买进,最终以每扇150元左右的价格卖给了玩家。他说,这样的旧门窗可以嵌在新家具里做装饰,也可以直接拿来当艺术品收藏。
“来买的大多数是熟人。”专营明清家私的汪老板说,直接来买旧家具的一般都是行家和专门收藏旧家具的玩家。而那些想要装修新屋的,一般会选择定制用旧木做的仿古家具。
汪老板说,旧家具的买家主要是两类人:玩家和行家。她告诉记者,早些年来购买古木旧家具的玩家主要是广州本地人,周末生意很火爆。这几年来,本地市场基本饱和,很多外地人、甚至是外国人成为家具购买的主力。古木家具主要销往北京、上海以及我国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国。
汪老板介绍说她最好的一天,能卖出100多件家具。为了不错过生意,她每天都得开业,有的顾客是从外地来的,一大早就到这边来看货,早上也得早早开门。
(摘自《信息时报》 邱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