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晓玲
过去一年时间,北京房价翻了一番。去年底开始的新一轮政策调控,无力遏制房价涨势,房价陷入了越调越高的怪圈。
今年4月15日和17日,国务院打出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调控组合拳,目标直指投资投机购房。过去一年楼市暴涨原因何在?此次调控是否有效?楼市拐点是否来临?这些问题成为各方热议的焦点。
新政突至立竿见影
退房率逐渐上升,因为买方违约出现退房纠纷的比例,达到了总纠纷比例的七成,而之前不足两成。
“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这么狠。”4月16日,坐在记者面前的朱迪(化名)充满焦虑。
朱迪是北京一家大型央企地产商京西项目的负责人,他所说的是国务院调控楼市新政。
4月15日,国务院发布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具体政策措施,要求二套房需首付50%,贷款利率上浮至基准利率1.1倍,90平米以上购房将首付三成。
朱迪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公司负责研究宏观政策的部门,之前已预见到将有调控措施,但没想到速度如此之快,力度又如此之大。让朱迪如坐针毡的是,新政将投机购房人完全排除,而他所负责的项目正在认购中,有多个这类意向购房人。
政策调控的组合拳仍在继续,17日,国务院再出通知,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住房贷款。
这把朱迪那些外地客户基本赶出了门外。“有很多外地人,想给孩子在京买套房,”朱迪说,本来这部分人是他们的主力客户群。
焦虑的并非朱迪一个。新政组合拳效应立竿见影,刚刚过去的周末两天,北京楼市突然沉寂下来,很多中介门店和新盘售楼处门可罗雀。之前熙熙攘攘的买房人,突然蒸发。
据北京中原统计数据显示,在14-18日新政出台几天里,退房率已经逐渐上升,特别是买方欲退房者大增,因为买方违约出现退房纠纷的比例,达到了总纠纷比例的七成,而之前不足两成。
地王助推恐慌性购房
业内认为,两会闭幕后,北京接连拍出“地王”助推房价上涨,人们对政策调控房价的预期失望,从而追涨入市。就在数天前,北京楼市还是火爆异常。“我就出门买了个煎饼,看好的房子就被人抢了,”赵瑞沮丧地说,真不知道从哪冒出这么多人买房。
3月中旬,赵瑞在通州京贸国际城看中了一套2居,已经准备要下定金了,但他觉得1.8万元的单价还是太高,于是借口有点饿了,出门买了煎饼回来再谈,结果再回来,售楼小姐说已经被人定了,只能等下一期开盘了。
一个星期后,京贸国际城开盘价成了23800元,同样一套房子涨了50万元。
这样的故事频频发生。3月的最后一周,北京市新房住宅成交量突然暴增,全月成交超过16000套,价格也大幅飙升,达到25000元/平米,同比涨幅超过100%;同时大幅增加的还有二手房成交量与价格,超过25000套,成交价逼近15000元/平米,均创历史新高。
进入4月,价量齐涨的趋势还在继续。据统计,在4月上旬春季房展会中,商品房均价已经突破25000元,很多远郊区的商品房已经接近3万。
二手房方面,据北京中原三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4月上旬北京二手房总成交量为8747套,同比上涨32%,环比增幅为42.6%,二手房均价突破15215元,同比上涨了66.8%,环比3月上旬上涨了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