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4月17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全球汽车业后危机时代 谁将崭露头角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全球汽车业版图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被震得处处是裂痕。如今,终于得以喘口气的各大车企无不摩拳擦掌,渴望在新格局中大展手脚。4月7日,雷诺-日产汽车联盟与德国戴姆勒汽车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3方联盟组成了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此战略合作立刻引发热议——

  

  积极调整重返战场

  

  “我不认为一个每年生产二、三百万辆汽车的厂商可以独自应对今天的挑战。”雷诺-日产总裁卡洛斯·戈恩说。尽管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表示其对日产汽车信贷评级的最初影响是中性的,此次战略合作仍被视为汽车业自身在变革和危机之下的一次积极的结构性调整。

  “思变”的不仅仅是此次“结义”的3家。遭遇“召回门”沉重打击的丰田汽车公司虽然8日被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开处1640万美元的罚款,不过这并未影响丰田积极重返战场的步伐。8日,首席执行官丰田章男表示,公司将继续“尽可能有效地使用消费刺激措施”,包括为批量销售车型提供的零利率贷款和两年免费定期保养等。此外,丰田还于近日在日本发布了一款EDR全球汽车数据采集器,俗称“汽车黑匣子”,可见丰田要通过新科技彻底解决油门踏板问题的决心。

  此外,据4月初陆续发布的销售数据,美国、法国、韩国、意大利等市场都出现强势反弹,同比大幅增长,全球车市普遍呈现暖意。美国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7日发布的年度财报显示,2009年通用净亏损43亿美元,但首席财务官克里斯·利德尔仍然表示,通用汽车今年第一季度的表现使他对公司今年实现盈利有信心。

  

  走出低谷站稳脚跟

  

  全球汽车业版图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被震得处处是裂痕。如今,终于得以喘口气的各大车企无不摩拳擦掌,渴望着在新格局中大展手脚。

  在本轮危机中,美系车企受伤最深——通用被迫卖掉很多当年收购过来的汽车股份或资产,从早期的菲亚特到近期的萨博;福特在卖掉路虎和捷豹后,又将沃尔沃出嫁给中国本土企业吉利。然而这个“车轮上的国家”仍然底气很足。金融危机让美国政府更加重视实体经济,奥巴马政府不惜将通用汽车国产化来拯救美国汽车业就是最好的证明。美国巨大且不断恢复的汽车市场也给本土汽车企业继续生存下去的市场环境。

  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汽车公司,前期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方面所积累的问题在此次危机中集中爆发。其扩张战略不得不谨慎收敛,往日在全球市场上一路高歌猛进的势头被遏制。专家分析,丰田短期的利空可能持续1到2年,如能有效变革长期或将向好。在油价重新高企的情况下,日系经济型和新能源车都具有优势地位和较强的盈利能力。

  德系和韩系车企受金融危机影响较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金融危机的受益者。德国大众汽车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很小,主要得益于西欧尤其是德国市场和中国市场没有大幅下滑。业界主流意见认为韩元对美元高达50%的大幅贬值,以及现代汽车在美国市场危机中的出色营销策略是韩国车企免受重创的两大主因。

  

  各显其能脱颖而出

  

  在金融危机、能源和气候变化等挑战面前,各汽车产业巨头们纷纷寻求新的增长路径,以求在群雄逐鹿、硝烟弥漫的全球汽车制造舞台上尽快脱颖而出。

  4月8日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预测,到2014年,“金砖四国”巴西、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汽车总销量将占全球销量的30%。2009年,巴西、印度和中国市场增长率分别为11%、13%和42%。世界领先的汽车OEM和一级供应商正将重心转移到新兴市场。

  7日,福特汽车表示,将对阿根廷工厂投资2.5亿美元,开始生产一款针对拉美市场的新车型。之前福特汽车宣布在印度推出Figo车型,特别面向印度、亚太地区和非洲市场。退出美国市场10年的法国标致雪铁龙汽车近日也宣布,公司欲通过在新兴市场的扩张计划,努力晋升成为全球第七大汽车制造商。

  雷诺公司在结盟后发布的新闻公报中说,3家汽车公司将在小型车、电动车、发动机和环保技术等方面展开长期合作。业界分析人士认为,作为未来市场的主打产品,混合燃料车、小型车和电动车将会是此次合作的重点。3月30日开幕的第90届温哥华国际汽车展也向消费者传递了小型、节能、环保的汽车发展趋势信号。作为汽车业发展趋势,各国车企已把“节能减排”作为努力的方向。相对于日系企业深耕电动车研发,以大众和福特为代表的欧美车企,则更加注重采用传统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突破。

  自1885年全球发明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来,世界汽车业经历了4次明显的大迁移,最终形成美国、欧盟、日本汽车业分庭抗礼的局面。这一次谁将崭露头角?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张红 杜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