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4月17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创办DIY餐馆 大学生年赚3万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打工挣来第一桶金

  一年挣了3万元,这对大一学生而言绝不是小数目,但从巫溪走出来的谭云就做到了!近日,这个大男孩在自己的餐馆里向记者讲起了如何赚到第一桶金的故事。

  “大一进校是贷款交的学费,每个月只有300元生活费。”2008年,谭云加入学院外联部,联系到在石桥铺一家商场做电脑销售,每台电脑有100到200元的提成。谭云说,每周末,自己早上7点就要出发往石桥铺走,到了商场不仅卖电脑,还留心学会了电脑组装和维修。随后,谭云在学校组建了电脑团购服务队,一个学期赚到了1万元。

  到了大一下半期,谭云又到商场兼职销售彩电,再加上做家教、帮计算机学校招生的收入,一年内他攒足3万元,赚到了第一桶金。

  创意来自打工经历

  大二开始,谭云开了一家餐馆,不过却比其他餐馆特别一些。“可以点两个菜坐下来慢慢吃,也可以亲自去厨房过一把做菜瘾,厨师还可以给你指导。”谭云说,这个创意来自一次打工经历,当时自己到一家酒店的厨房做了2个月小工,熟悉了厨房操作流程,还学会了不少家常菜做法。开餐馆时,就萌生了这个想法,让同学自主学做菜。

  李姝就是这里的常客。李姝笑着说,自己以前很少做家务,结果在这里炒过几次菜后,加上有厨师的指点,厨艺大大提升。寒假回家还给父母露了一手,做了一桌子的菜,心里别提有多得意了。

  除了炒菜外,谭云餐馆更多还是送餐上门,给同学老师提供方便。

  学到管理经验技巧

  “其实,打工只看自己收入,当老板就要靠管理的功夫。”谭云说,餐馆每一个订餐都有一个三联单据,送餐的人要把单据和饭菜一起送到寝室里,晚上算账就很清楚,也方便我们查询和管理。而且,同学只要收集10张单据,就可以免费得到一瓶饮料,收集到20张可以免费得到一个盒饭。这样一来,同学也愿意收集。

  现在,谭云每天早上6点起床去市场买菜,8点上课,中午到餐馆送餐,下午继续上课,下课继续送餐。谭云说创业很辛苦,但餐馆生意很红火,让自己很安慰。他笑着说,在创业中也学到了许多管理经验,不仅要有管理技巧,还要协调好员工之间的关系。

  (摘自《青年创业网》)

  链接

  

  专家提醒:大学生创业一定要选准市场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推动大学生就业的一项有力举措。专家表示,大学生创业勇气可嘉,精神可赞,但是在校学生创业要选准市场,同时要把保障学业作为第一要务。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自主创业的情况,专家给出两点建议:

  首先,大学生创业受到资金、经验、管理等很多瓶颈的限制,为寻找优质的创业环境,大学生往往会选择高校作为创业市场,熟悉的环境和相对宽松的制度都是创业的有利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式在起步阶段便于运行,但是却不利于长期发展。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理事陈福泉提醒说,依托高校开展创业活动,目标顾客群和市场有限,发展之路会越走越窄。“要在积累资金和经验的基础上大胆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面临真正的市场挑战。”

  其二,作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实现与社会对接,解决就业难题,但是保障学业却是学生的第一要务,所以大学生创业要以不影响学业为前提。“在今后的创业道路上你会发现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永远都是有用的。”银川大学校长孙珩超说。

  (摘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