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4月16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年报披露 公司高管“扎堆”辞职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郑大红

  

  年报披露期间,众多上市公司高管出现“扎堆”辞职的现象,而高管辞职究竟是什么原因,又会对上市公司有怎样的影响呢?

  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4月14日,沪深两家交易所又有7家上市公司公告高管辞职的消息。近阶段几乎每天都有上市公司高管辞职事件披露,个别公司甚至出现高管集体请辞现象,而这其中还不包括正常的上市公司高管换届。

  记者发现,在14日披露的高管辞职公告中,无一例外的都是公告由于个人原因而辞职的。而当记者拨通几家上市公司的电话询问到底是什么个人原因时,都对公司高管的离职原因以公告为准回应记者。

  

  业绩不佳引咎辞职?

  

  在4月14日公布的高管辞职的上市公司中,有2家公司在2009年报中显示出利润亏损或业绩下滑的走势。那么经营不佳导致业绩下滑,是否会成为高管引咎辞职的原因呢?

  有关研究人员在结合相关公司具体情况后分析认为,2009年有些行业受后危机影响、股市平淡导致投资巨亏等情况看,有些公司年报可能“不美观”。“因公司经营业绩不佳会对高管辞职产生压力,或者对公司前景看淡主动辞职的高管也会有一些。”银河证券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

  比如2008年全年业绩预亏的明天科技、航天科技、锦化氯碱等公司都发生了包括公司董事长在内的多名高管请辞事件。

  

  为减持套现做准备?

  

  随着近70%的企业全流通的到来,市场迎来了限售股、解禁股的不断上市,大规模的减持套现也频频出现。伴随着上市公司股价的上涨,为便于减持套现,个别上市公司高管不惜辞职的迹象再现。

  初步统计,自2009年12月以来已经有多达40余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董事以及高管辞职公告,远高于之前的公告次数。

  “我们现在虽然不能断言,如此众多的高管辞职一定会与减持套现有关,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上市公司的董事、高管等所持股份的市值已经相当可观,而且相当部分股份处于限售解禁状态。”银河证券一位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恒宝股份在1月14日披露,该公司现在的第二大股东原监事会主席钱平再次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恒宝股份股票230万股,成交价格为20.5元/股,成交金额4715万元。减持后,钱平还持有恒宝股份2867.31万股,占公司股份总额的9.76%,其中有限售条件流通股2168.78万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698.53万股。钱平表示,在未来12个月内有可能继续减持。

  上市公司的高管“精打细算”先辞职再套现,实在是因为套现金额高达数百万甚至是数千万元,诱惑实在太大。客观地说,一方面高管持有的股票,多是一些法人股、自然人股,成本极低,另一方面其套现的金额相比于每年的十几万、几十万的年薪相差太大了。

  

  内部矛盾引发辞职?

  

  董事会内讧也是上市公司高管“大地震”的原因之一。被誉为与茅台的季克良、五粮液的王国春并称白酒业“三个火枪手”的酒鬼酒的总经理徐可强可谓是其中的代表。

  4月1日,徐可强(原五粮液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韩经纬、副总经理曾盛全(主管生产和质量)向董事会提出辞职。

  根据媒体报道,消息人士称,3位高管并不是因为经营业绩问题而提出辞职,而是因为与董事会的经营理念出现分歧。

  

  “跳槽”高就创业板?

  

  随着创业板的推出以及不断完善,现在市场扩容速度也加快了,辞职高管纷纷将目光投向拟上市公司,低价购得原始股成为高管辞职“跳槽”的新动力和诱因。

  就创业板而言,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公司登陆创业板,时至今日,创业板上市公司已达66家。

  据估计,今明两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有望达到500家之巨。中信建投一位高级分析师向记者分析,高管主动辞职到拟上市公司任职,对于拟上市公司是好事,对于这些高管来说,只是换了个东家,重新当高管,好处更多,不仅可以有新的发展空间,而且手中有足够的资金可以低价购得更多的原始股,在公司上市之后,手中原始股的市场价,会使其获得比以前高得多的收益。

  他同时呼吁,应警惕高管离职致原有上市公司动荡,更应防止上市后公司高管任职行为短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