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
——让巴菲特买单的人
王传福,安徽省巢湖市无为人,1966年2月15日出生。1987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同年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攻读硕士,1990年毕业后留院工作,1995年辞职,创办比亚迪公司。短短几年时间,比亚迪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王传福现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1211.HK)董事局主席兼总裁、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主席。
先后荣获香港“亚洲之星”、“紫荆花杰出企业家”奖、“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深圳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2002年首次进入《福布斯》杂志推出的“2002年中国富豪榜”。
比亚迪2002年在香港主板上市,43岁的王传福拥有27.83%的股份。
2008年,巴菲特宣布将以18亿港元认购比亚迪10%的股份。
2009年,王传福以财富350亿元从2008年的103位升为中国首富。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创立于1995年,是一家香港上市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比亚迪在广东、北京、上海和西安等地区建有七大生产基地,总面积将近1,000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现有员工总数已超过13万人。
比亚迪现拥有IT和汽车两大产业群。IT产品主要包括二次充电电池、液晶显示屏模组、塑胶壳、键盘、柔性电路板、摄像头、充电器等。公司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技术创新、研发实力的提升和服务体系的完善,主要客户为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国际通讯业顶端客户群体。目前,比亚迪作为全球领先的二次充电电池制造商,IT及电子零部件产业已覆盖手机所有核心零部件及组装业务,镍电池、手机用锂电池、手机按键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均已达到第一位。
2003年,比亚迪进入汽车制造与销售领域,开始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征程。发展至今,已建成西安、北京、深圳、上海四大汽车产业基地,在整车制造、模具研发、车型开发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产业格局日渐完善并已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具创新的新锐品牌。
作为电动车领域的领跑者和全球二次电池产业的领先者,比亚迪将利用独步全球的技术优势,不断制造清洁能源的汽车产品,成为新一代“绿色汽车”的领导者,走上了一条“科技”、“环保”、“创新”、“新能源”的全球发展之道。
张双旺
——草原煤海大将军
张双旺,男,汉族,陕西府谷人,1943年6月25日出生于内蒙古准格尔山区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6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专学历,高级经济师、全国劳动模范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8年3月创办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至今,一直担任该企业集团的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张双旺带领广大员工以“我的伊泰我的家”为理念,艰苦创业,奋力拼搏,使公司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一举成为中国煤炭行业最具竞争力的百强上市B股企业、全国520户重点企业、内蒙古20户重点企业、鄂尔多斯市三大集团中的排头企业,曾经得到过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现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的批示,被誉为“煤炭工业的一面旗帜”。
伊泰集团
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88年,是以煤炭生产、经营为主业,以铁路运输、煤制油为产业延伸,以太阳能、生物制药、房地产等非煤产业开发为互补的大型现代化企业。公司现有总资产达290多亿元,员工近4000人。集团下属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伊泰准东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伊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呼准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等直接和间接控股公司22家。集团公司现为中国企业500强第398位、全国煤炭企业百强第21位、铁道部确定的百家运输大客户和内蒙古自治区煤炭50强之首。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到2010年煤炭产销超过5000万吨的重点企业,被国务院列为全国规划建设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骨干企业之一。
伊泰公司创立20多年来,累计上缴税金60多亿元,公益事业捐资超过1.8亿元。2008年春节期间,我国南方遭受冰雨灾害,张双旺信守“煤绝不涨价”的承诺,倾力支援南方;汶川地震后,伊泰集团向灾区捐赠2000万元;为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捐款5000万元,为教育事业捐款达3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