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永
卫浴产品不断地突破,花样繁多的节水产品一片繁花似锦,但是消费者选购起来却感觉吃力,“一般是看品牌,然后听导购人员介绍,没什么专业知识,也不懂”,逛店的张女士告诉记者。
在某家居网近日发起的节水洁具、卫浴选购调查中,76.3%的调查者表示不了解节水洁具、卫浴,对其节水原理知之甚少,在选购节水洁具、卫浴时,仅有36.5%的消费者表示会考虑节水指标,而60.3%的消费者则是依据品牌选购洁具、卫浴。
不难看出,虽然眼下节水洁具、卫浴已经成为市场主流,但消费者的消费态度并没有完全以节水为指导,而是更多地看重价格以及外观。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水价的上调,节水产品无疑将迎来一次市场高峰期,但目前的节水产品市场,节水产品的节水性能却参差不齐,容易为消费者带来困扰。
部分节水产品不成熟
记者在建材市场上了解到,目前3/6升双键双冲洁具为消费者选购的主流产品,3/6升洁具的冲水方式多为冲落式,也有一部分消费者会尝试4.8升、4.5升的“超节水”洁具,这类洁具多采用虹吸式或虹吸喷射式冲水,冲水强度更大,冲射能力更远,噪音也比较小,但是价格相对一些冲落式洁具稍高一些。
除了节水洁具,一些水龙头也通过采用增加阻力以及起泡器等方法来减低水龙头的实际水流量,同时不损害水流的手感,达到节水目的。以往在公共场所使用较为普遍的感应式水龙头也开始在市场上盛行。但是由于国内的节水产品生产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导致节水产品性能千差万别。
由于生产技术以及节水设计技术的差异,节水产品市场并不清净,虽然一些商家表示其产品为节水产品,尤其是洁具,使用时仍然需要反复冲洗,实际用水量巨大。某陶瓷公司市场营销总监马小刚告诉记者,节水洁具是否真正节水需要从陶瓷釉面、冲水能力以及用水量控制等诸多方面进行设计研发。
马小刚表示,一些技术、资金实力不够的企业在节水产品的投入以及技术攻关上存在困难,导致生产的洁具釉面不够平滑,极易挂脏,容易产生霉斑,而内部设计不当也会导致洁具的冲水能力不足,大幅降低一次性冲净率,必须反复冲水,有的6升或者3/6升洁具看似达到了国家规定节水要求,但是“部分6升洁具一次冲净率低,需要再次冲洗,这样一来就将耗费12升水甚至更多,比原有的非节水产品更加浪费”。
此外,记者还发现一些卖场内,有些千元以下的洁具也号称“节水性能良好”,某品牌卫浴事业部总经理方春表示,目前节水洁具在出厂时并没有强制性节水检测,价格不能成为判断洁具节水性能的唯一标准,“但是一些极其夸张的仅有2、3升用水量的洁具并不可靠,这种洁具冲洗力很难达到12.5米的要求,容易造成堵塞等问题”。
三大问题导致节水马桶不节水
据质监局相关人士介绍,在保证卫生要求、使用功能和排水管道输送能力的条件下,不泄漏,一次冲洗水量不大于6升的马桶就是节水马桶。4.5升水冲不干净,可能有很多原因,如:水量不够、马桶管道设计不合理、马桶釉面过于粗糙等。
“一款合格的节水马桶起码要达到7个方面的要求。”质监局介绍,“节水马桶的质量包括水封深度、坐便器水封表面积、便器用水量、座便器冲洗功能、配套要求、安全水位技术要求、防虹吸功能等7个项目。目前,市场上问题节水马桶主要存在冲洗功能差、防臭效果差以及安全水位不达标等三大问题。”
据介绍,马桶冲洗功能反映在洗净功能上,该指标目的是要考核座便器在规定的6升水下的冲洗效果,部分产品由于冲洗效果不好导致需要二次冲洗,“那么,用水量就达到12升,起不到节水效果。”防臭效果主要是考核座便器水封深度和水封回复,标准要求不小于50毫米,目的是阻止下水道的臭气进入卫生间,“但有的厂家生产的坐便器水封深度只有35毫米,只能再次冲洗才能除掉臭气。”安全水位考虑的是进水阀、排水阀、水箱和水位之间的安全空间。如该项指标不合格,轻者可出现跑冒滴漏和虹吸现象,严重的会出现当进水阀关闭失灵时水从水箱中漫出造成房屋被淹。
“虽然市场绝大多数马桶都标称了3升/6升,但设计不合理、工艺水平差、原材料不合格等问题造成了许多节水马桶并不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