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煤电集团孟庄矿牢固树立“事故可防可控”的理念,把安全工作当做第一要务来抓,努力克服瓦斯大、运输战线长、压力大、煤层赋存差等重重困难,大力实施“固本、强基、攻坚”“三大工程”,夯实安全基础,努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形成了安全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3月27日,顺利实现了安全生产两周年。
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固本”工程。该矿一方面以提高员工安全素质为切入点,坚持一日一题、一周一案例、一月一考、一季一评“四个一”教育活动不断线。结合矿井安全生产实际,加大对“一通三防”、顶板管理、斜巷管理等专题培训,做到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100%持证上岗。深入推行现场示范教学、“模具培训”等卓有成效的培训模式,深化员工“手指口述”,健全员工“三工并存,动态转换”考核激励机制,开展全员岗位大练兵,实现了员工现场“手指口述”合格率达到100%的目标。创新实施“四步工作法”,生产一二线员工持单作业,明确当班的任务、标准、安全重点、考核监督,并进行逐项确认。另一方面,从转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入手,夯实安全责任,矿总值班人员值班前上夜班下井带班作业,各单位党政一把手参加班前会,对本班安全情况进行预排查和预分析制定防范措施,每个班有一名管理干部带班,下井带班人员与工人同上同下,实行现场交接班。对生产单位班队长以上干部实行安全风险抵押,机关干部与一线单位进行安全联保,参加联保单位的班前会和安全学习,每月坚持下井4次到现场,帮助解决问题,全矿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安全工作的联动机制,为了矿井的安全稳定提供了可靠保证。
扎实推进质量标准化,大力实施“强基工程”。两年来,该矿坚持把质量标准化建设当作确保安全的基础来抓,强管理、细考核。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目标和责任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级管理干部、班组和岗位,构成时时有人问、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查、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管理闭合体系。在各专业积极开展“示范工程”创建活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并逐步向“示范采区”、“示范矿井”延伸。该矿把瓦斯大、压力大、难管理的Ⅳ315工作面作为创建“示范工程”的重点头面,从环境治理和拉线作业入手,做好每一个细节,严格执行质量验收标准和员工作业标准。经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在压力大、底板软的条件下,坚持达到了梁子柱头一条线、防倒绳一条线、链板机一条线、液压支柱手把一条线的标准,工作面材料、备件全部实现定置化管理,大大改善了工作面环境。该矿还着力强化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检查和考核,一方面组织安监处、技术科、调度所等职能部门不定期、不间断地对采煤工作面、掘进头、机电运输等系统进行100%的覆盖检查,另一方面坚持每周一开展质量标准化大检查,矿领导集体上岗对各单位施工的重点地段进行复查,进而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网络,确保安全隐患的排查率达到100%,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五定表”的要求,责任落实到相关单位和个人,限期整改,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
探索创新瓦斯治理新模式,大力实施“攻坚工程”。孟庄矿是具有“煤与瓦斯”突危险的“双突”矿井,瓦斯治理是“一通三防”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孟庄矿生产重心已转向矿井深部,瓦斯灾害程度及治理难度相对增大,该矿把“一通三防”管理作为安全管理一场的“攻坚战”,不断创新通防管理工作体系。一是创新了瓦斯管理制度。建立了瓦斯动态分析、抽放效果分析、钻孔施工总结等制度,坚持做到每天召开通防工作分析兑现会,对出现的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处理。二是创新了矿井钻探管理。钻孔施工与设计验收相分离,将掘进一区更名为防突区,钻孔施工队伍划归防突区管理;原防突区更名为防突瓦斯地质办公室,下设瓦斯抽排队、瓦斯地质办公室,专职负责设计和验收,避免了同一单位内部护短的缺陷,杜绝了弄虚作假现象,大大提高了井下钻探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目前每月钻尺达7200余米,每月增加1800米,工效提高了36.4%。三是创新了瓦斯地质管理。瓦斯地质办公室负责矿井防突、预测、校检、瓦斯抽放计量、矿井地质等工作,有利于钻孔的设计、验收、地质瓦斯等资料的整合、收集,减少了环节,提高了效率,提高了防突与瓦斯治理的针对性和可靠性。四是创新了防突管理。制定防突日报表,对防突设计、地质变化情况、瓦斯涌出效果检验情况等进行了整理和完善。自从实施“一通三防”管理新模式以来,管理更加规范,减少了环节,加强了监督,井下钻探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大大提高,抽放率、预抽瓦斯浓度分别提高了10%和15%,在瓦斯大、突出威胁大、管理难度大的情况下,确保实现了持续瓦斯零超限449天的好成绩。
(张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