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3月30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黄鸣:心中有个太阳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位于山东德州的皇明太阳能集团如今在一个全球非成熟产业中已走在世界前列,成为世界可再生能源企业发展的标杆。通过十几年的发展,皇明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热研发检测、制造物流及光伏终端研发生产基地。集团董事长黄鸣被国际可再生能源界誉为“太阳王”(Solar-King)、世界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界的“福特”、“中国太阳能产业化第一人”——

  

  □ 高那 林小原

  

  今年,黄鸣已成功完成了一个宏大的目标——推动2010年世界太阳城大会落户山东德州。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黄鸣是《可再生能源法》议案的领衔提案人,“催生”了该部法律的颁布实施。并在全国率先提出“G(green)能源替代”战略,以及“新能源·新农村”战略,建议用太阳能光热大规模替代工业、农业、建筑、生活等所需热能,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该战略被列入了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新时代的夸父追日

  

  今年,2010年世界太阳城大会落户山东德州。 这个大会是由国际非政府组织——世界太阳城协会发起的国际性会议,从2004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前三届分别在韩国大邱、英国牛津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举行。

  凭着出色的太阳能产业基础,2007年德州市战胜了日本大阪、德国福莱堡等5个竞争对手城市,取得了第四届大会的承办权。2010年9月,来自300多个城市的2万多人,将挤满大会的主会场,也就是太阳谷的日月坛·微排大厦。

  太阳能产业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之一。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力争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2020年提高到15%;2020年建成太阳能发电180万千瓦、建成太阳能热水器面积3亿平方米。

  而黄鸣和他的皇明集团,正是这个巨大市场中的领跑者。

  皇明的产品序列里,除了起家的热水器外,还出现了温屏节能玻璃、光电照明设备等新产品,乃至价格不菲的绿色房地产,以及当下饱受争议的太阳谷项目。一些质疑太阳谷的人士认为这个项目只是黄鸣的“面子工程”,实际意义并不大。

  “太阳谷是个样板,是革命的浪漫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融合的产物。”黄鸣有自己的商业逻辑——太阳谷本身不能被复制成无数个,但其中许多技术、要素、理念可以被大家借用。黄鸣坚信他可以通过商业运作、营销体系把这些看似很浪漫的东西变成商业。

  按照黄鸣的规划,皇明集团已经从传统的制造商,不断转型为现代制造业加现代服务商。其中,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是黄鸣给皇明设定的最新定位。而将这些领域,与中国“太阳城”德州的发展规划相互映照,则可发现重合点甚多。

  而黄鸣本人也扮演者行业代言人的角色,他不断出现在各种国内、国际的产业论坛和领袖峰会上,为太阳能产业拓展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2003年,作为太阳能行业的第一位全国人大代表,黄鸣联合56名代表,提出了一份支持环保节能的议案。该议案于2005年2月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催生了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为包括太阳能产业在内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搭建了政策框架。

  

  向斯坦福大学师生

  展示新能源

  

  3月22日,美国斯坦福大学老师和学生一行三十多人,来到中国太阳谷,开始了他们的“中国能源旅行”。黄鸣陪同师生们参观了中国太阳能的新技术。

  斯坦福大学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大学之一。有资料说,如果哈佛与耶鲁大学代表着美国传统的人文精神,那么,斯坦福大学则是二十一世纪科技精神的象征。随着美国西海岸高科技带的兴起,斯坦福大学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为人类文明、科学技术进步、世界政治经济和现代商业发展做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

  此次斯坦福大学学生组织的“中国能源旅行”,其目的是了解中国的能源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其中包含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国太阳谷是他们旅行中的重要一站,中国太阳谷被业界誉为“21.5世纪绿色城市模板”,遍布各种新能源技术的应用:

  各种太阳能雕塑灯、太阳能路灯、太阳能交通信号灯等随处可见;

  太阳能热发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实现综合应用;

  各种绿色建筑,如太阳能“鸟巢”:日月坛·微排大厦,几十项国际领先洁能技术与建筑完美结合,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单体建筑;太阳能“水立方”:光立方,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洁能科技博览馆;太阳能“贝壳”:太阳谷国际会展中心,是2010年世界太阳城大会主会场,拥有超过5000人的国际会议接待能力;太阳能“中国龙”:国家首批节能建筑示范小区蔚来城,可以在家中畅享绿色与阳光;

  还有全球首家按照“双五星”(绿色五星/国际五星)标准设计的公园式太阳能主题酒店:太阳谷微排国际酒店、太阳能主题公园……

  

  突破知识产权瓶颈

  进入“3G”时代

  

  近年来,黄鸣带领的企业一直走在新能源的最前列,皇明研制的高温集热镀膜钢管则是菲涅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的核心部件,且该产品工艺成熟,可利用现有的技术和部分设备规模生产,市场前景无可限量。高温集热镀膜钢管的问世,使中国确立了在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皇明集团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且拥有国内第一条镀膜钢管自动化生产线高温集热镀膜钢管生产线,目前已具备对该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能力,批量出口到美国、德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等地。

  BIPV——中国光伏突破知识产权瓶颈(发电、发光、节能三合一):皇明自主研发的中空BIPV组件,既是光伏发电组件,又是一种全新的中空、透明、节能建筑材料。作为实用价值极高的现代建筑构件,能广泛应用于玻璃幕墙、建筑物屋顶(相当于瓦)、门窗玻璃,制成融采光、发电于一体的光伏瓦天窗、屋顶、门窗等,结束了常规光伏组件在建筑物上悬挂安装的历史。

  应用该产品的建筑不仅自己会发电,还可以任意拼接成各种图案,实现了光伏发电与建筑物的一体化结合。该光伏组件上镀有低辐射膜(皇明集团专利技术),节能环保,代表了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使光伏发电技术大面积推广成为可能。“建筑物能自己发电”、“中国光伏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不仅太阳能产业界大受鼓舞,在社会上也引起极大的轰动。

  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蔚来城:2006年,“蔚来城”被国家建设部、财政部列入第一批可再生能源示范工程,成为“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蔚来城位于德州市河东新城,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光照,充分利用太阳能技术,采用了世界上先进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太阳能+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太阳能游泳池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电光伏系统、自然通风系统、生态污水处理系统等十大人居科技,使所有住户均能得到智能化的居住环境。

  人物内存:

  

  黄鸣: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国际太阳能学会副主席、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6年12月,被中宣部、全国人大环资委、全国政协人资环委、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团中央、国家环保总局七部委联合授予“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称号,是当年唯一入选的企业家代表。

  2007年1月,被中华慈善总会评选为“中华慈善人物”;3月,被世界自然基金会授予“中国可再生能源突出贡献奖”; 5月,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MBA)特聘教授。

  2008年4月,黄鸣再次受到联合国特别邀请,出席了在泰国曼谷举行的联合国亚太工商论坛;9月,成功当选国际太阳能学会副主席,10月正式任职,成为中国担任国际可再生能源权威学术机构领导职务第一人。

  他还代表民间拟出了中国第一份能源替代时间表:“近期替补”,即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能源10%,其中太阳能占5%;“远期独有”,到2060年替代90%以上,太阳能占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