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凤发
按照《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时间框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1月1日全面启动。标志着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
湘企赶乘“零关税”快车
记者3月19日从湖南省商务厅了解到,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首月,湖南-东盟互动积极,进出口累计总额同比增长69.05%,1月份全省新核准的30家境外企业中,其中21家是在东盟投资,在湖南企业海外投资中占比超过70%。
据统计,东盟已是湖南省货物贸易出口、进口的第三大伙伴,且贸易量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2008年,湖南省与东盟进出口总额在全省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6.39%,仅次于欧盟和北美,2009年这个比重上升为7%;而今年2月这个比重又上升至了8.1%。
哪些产品享受零关税待遇
据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务处负责人介绍,出口到东盟国家的产品只要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就可享受到零关税待遇:一是产品完全原产于中国;二是来自非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国的原材料货值占出口产品的货值不超过60%;三是来自非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国的原材料经过充分加工后制得的产品。而满足以上条件之一的出口产品同时应在产品的运输途中未经过任何非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境内;或者途中经过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境内时,不论是否在这些国家转换运输工具或作临时储存(装卸或其他为使产品保持良好状态的处理除外),产品在这些国家未经任何其他操作。
专家支招:
湘企如何进入东盟市场
中国著名商务专家、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常务副秘书长许宁宁3月1日在湖南省商务厅和湖南省经信委的共同邀请下到湖南演讲,宣讲中国-东盟自贸区相关政策,并就湖南省情分别向各级政府、各商会和企业支招。
“FTA(自贸区的简称)比WTO还要开放,我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尽快提出针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服务方案;在相关领域尽早积极介入;积极支持中小企业与东盟合作,出台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方案。”许宁宁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零关税政策,如果未惠及中小企业,就不算成功。”湖南应该积极支持湖南的挖机、农机、打火机走向东盟市场。
“原来是关税切割了产业链,中国-东盟自贸区取消关税后,意味着要形成新的产业链和商业制造。商会要有FTA意识,要起到桥梁作用。谁对接快,谁获益多。”许宁宁建议湖南企业多向商会提要求,“企业可以要求商会积极组织出访、参展等内容。企业也可以要求商会将商业对接点、展览、洽谈设到湖南来。”
“企业要尽快制定针对东盟地区的有区别性和长期性的发展战略。”许宁宁建议湖南企业,尽快熟悉双方开放市场的时间表,对东盟各国各自的自贸区也需了解,“比如说有一种产品,从中国出口到日本需要380%的关税,但是越南出口到日本是零关税。这样企业就可考虑到越南设厂、出口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