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如晨 汪小星
台湾地区面板产业政策刚松了一下,相关台企便立刻发话说,将申请西进大陆投资。
最急切的是全球第三大面板巨头——友达光电。该公司董事长李焜耀日前表示,春节后,公司已向台湾当局提交申请,到大陆投资7.5代面板厂,投资金额大约1000亿元新台币(约合213亿元人民币)。并强调,落脚点或在华东或者华南。
立志争“第一”
春节前一天,台湾地区对企业完全开放了6代及6代以下项目。而6代以上,则继续保持限制,即要领先大陆一代。比如,台企如要投资设立7.5代厂,则须先在台湾当地设立8代以上工厂,并保证量产。此外,6代以上项目目前仅有3家名额。
如果友达申请获批,其大陆面板厂有望成为台企在大陆中高世代项目的“第一个”。
但李焜耀想成“第一个”可能不太容易。因为,刚刚大举收购了奇美面板、统宝面板的群创,其幕后掌控人郭台铭更想捷足先登。此前,富士康与深超科技早已联手,在深圳设立5代厂。而两年来,它也一直想在大陆上马6代或以上生产线,并差点落地厦门。此外,身处亏损中的中华映管也有强烈愿望西进投资。
不过,完全依照台湾产业政策来申请的话,友达的条件最为扎实。因为,它的8.5代线去年上半年已量产,目前早已超过3万片。而呼声较高的奇美,其8代线至今尚未量产。而原群创业务、中华映管更是还没有进入7.5代线。
不过,台湾产业政策如今的松动,其效应已不像过去两年。从2009年开始,大陆已接连敲定多个8代以上项目。其中,大陆资本主导的8.5代线便有京东方、昆山龙飞、TCL深圳三大项目。从规划数量上看,台湾8.5代线已落后于大陆。
李焜耀并不担心。他说,项目从核准到量产,大约一年半,京东方、龙飞虽已动工,但它们没有经验,学习曲线比较长,友达不会落后他们,将同样在2011年下半年量产。
但不太有利的因素是,大陆去年下半年一直释放面板投资主体过多信息。去年冬天,国家有关部委也曾透露说,大陆最多只放开4个左右的高世代厂,且优先扶植本地项目。由于上述三家已落地,这意味只有1到2家名额。此前高调明确意向的LG、三星,目前也在焦急等待。
友达官方没有评价。不过,外部形势似乎对台湾地区更为有利,因为两岸政治经济合作日益深化,面板领域有高度互补空间,台湾政策的开放,很可能冲击韩国对手利益。比如,友达即将申请的项目,与三星苏州类似,均为7.5代,而且,它的大陆大本营也在苏州。
挑战万亿台币霸业
李焜耀表示,今年集团内每一家公司的业绩,不只要恢复到金融海啸前的水平,甚至将超越过去的高峰,集团今年要挑战万亿元(台币)霸业。
此外,他认为,科技业的景气能见度到今年底都不差,整个科技产业都恢复正常,尤其是面板业,在内地与印度等新兴市场,对液晶电视强烈的需求下,今年面板需求没有问题。
明基友达集团的营收在2007年创下7300亿元台币的高峰,去年受金融海啸冲击,衰退至6000亿元台币的水平。友达预测,今年集团内的公司营收均要较2007年成长,再加上医疗、太阳能与LED等新事业的带动,将使得明基友达进一步挑战万亿元台币霸业。
李焜耀还强调,今年面板的最大问题不在需求,而是在供给。“今年信息科技与液晶电视应用面板的需求很健康,主要是过去一年半所有人都低度投资,导致换计算机与买电视都递延到今年,加上新的操作系统推波助澜下,今年商用市场相当好,带动计算机相关产品需求成长。”
此外,他认为,科技业的景气能见度到今年底都不差,整个科技产业都恢复正常,尤其是面板业,在内地与印度等新兴市场,对液晶电视强烈的需求下,今年面板需求没有问题。
李焜耀还强调,今年面板的最大问题不在需求,而是在供给。“今年信息科技与液晶电视应用面板的需求很健康,主要是过去一年半所有人都低度投资,导致换计算机与买电视都递延到今年,加上新的操作系统推波助澜下,今年商用市场相当好,带动计算机相关产品需求成长。”
掌握主导 挤掉三星?
友达光电是全球第三大平板制造商,仅次于三星电子和LG D is-play。此前,国内多家企业向友达抛出过绣球。对于友达进入内地市场将是独资或合资,明基友达集团董事长李焜耀表示,已有很多机构来找友达合作,包括一些政府单位、国营事业单位等,“任何合作形式都有可能,但友达会掌握主导性。”
分析人士说,友达很可能挤掉三星项目。
对于友达进入内地市场将是独资或合资,李焜耀说,已经有很多机构来找友达合作,包括一些政府单位、国营事业单位等,例如电子类的国企、内地政府控股的电子集团企业公司等,“任何合作形式都有可能,但友达会掌握主导性。”
外界一直揣测内地的面板厂龙飞光电有友达参与,李焜耀也首次触及这个问题。他强调,友达与昆山的面板厂即龙飞光电没有关系,但其确实一直找友达合作。“未来什么事都有可能,不到最后阶段,很难预测。友达一定是站在公司、股东最有利的方向考虑,而且一定会遵守政府的规范。”
李焜耀估计,通常面板厂从政府核准设厂到量产出货,约要一年半的时间。内地京东方的8.5代厂已动土半年,但因为没有8.5代线的经验,学习曲线比较长,加上北京冬天有长达四个月的时间无法进行土建工程,友达不会落后他们,将同样在2011年下半年量产。
但外部形势似乎对台商有利。两岸政治经济合作日益深化,面板领域有高度互补空间,台湾政策的开放,很可能冲击韩国对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