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3月20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旧书收藏 不为黄金为书香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说起收藏,您的印象是否还停留在名人字画、青铜器、瓷器等物品上?近几年,古旧书收藏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收藏门类而被众多藏家追捧,很多古旧书的价格在几年中就能翻好几倍。

  藏旧书的人一定和收藏古玩的人是不同的,不同在哪里?且听以下几位细分解:

  

  藏中之趣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目前,陕西境内的网上旧书店有上百家,孔夫子旧书网上的“曲江书店”内,一本1980年版、八成新的《围城》只售6元钱,一本1959年版《聊斋志异选》只售5元,价格之低,让人不敢相信。在这家书店总共有2600多册图书。

  店主小陈跟记者聊起他的旧书店滔滔不绝。

  30岁的小陈称自己有正式的工作,收藏旧书只是自己的一个业余爱好,他也并非一门心思靠卖书挣钱,而是自己买得太多,挑出一部分卖掉,也可以贴补自己买书的费用。

  他2007年到西安工作后,就开始买书,最常去的地方是交大附近的旧书店和旧书摊,这两年的周末基本是和这些爱好旧书收藏的人一起度过的,他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打理书店,给买家寄书。

  “我觉得有个自己的旧书店也挺好的,能和旧书爱好者有些接触,一般来买的是学生比较多,他们买旧书,是因为新书价格越来越贵。爱旧书的人一般都很有涵养,和他们打交道,能增长知识,能看到很多自己没看到的书,接触书里学不到的东西,我自己乐在其中,把自己的一部分书卖给需要的人,不在乎挣钱不挣钱。”

  他告诉记者,目前西安的旧书业不是很发达,比不上沿海城市,在经济发达地区,旧书业更发达。

  

  藏中之爱

  只想满屋书香

  

  记者找到在陕西古旧书收藏界颇有名气的青年收藏家李欣宇,在他家中,几乎所有的书柜都塞满了各种书籍,200平方米的住宅在几万册书的装扮下并不宽敞。此外,在小寨万邦书城二楼的旧书部,还有他一部分藏书,他说:“我喜欢的,当然都在家里,恨不得晚上抱着睡。”

  李欣宇说自己曾收到过一套宋刻本,但是经历了数百年岁月的书到他手中时,书页已经开始掉渣,李欣宇如此描述自己当时的感受:“我一个人在房间里翻着一页一页掉渣的书,眼泪就扑簌簌往下直掉,心想,它落到了谁手里,竟能被存成这样!就像一个朋友,经历了几百年风雨,终于找到了你,但是他已经风烛残年……”

  他说他为买书几乎跑遍大半个中国,香港、北京等地的拍卖会,他只要得知,都会托人拍下自己想要的:“购买旧书的几个阶段我都经历过,我可能3000块买了一大堆书,其中一本就卖几千,但我爱的书我都留着,对我没用的我就卖了,贩书我干过,旧书摊上挣稿费我也干过,淘宝、旧书网的网店也开过,但是人还是要不断进化,在网上卖书,和书贩子有何区别?那不是我的最终目标,我的梦想也不是为了靠旧书赚稿费。我想在保证自己生活无忧的情况下,能为本土文化做点事情。”

  山西作家赵瑜,也就是因为收藏了巴金七封老信而写出《寻找巴金的黛莉》的作者,也是一个旧书爱好者。如果按照投资的观念来理解这些收藏旧书的人就错了,赵瑜说:“我不会卖,不会靠这个发财,即便能发财,你也舍不得,我甚至无偿提供给出版社出新版,除非家有急事,纯粹收藏爱好,只是想让满屋书香。”

  

  藏中之惑

  分类难,难于上青天

  

  “旧书收藏最难成规模,除非是真正的旧书收藏大家才能有规模,另外,必须有大把时间,有珍藏目的、搞创作搞研究的人才会专门去研究旧书的内容。”赵瑜认为,收藏旧书,始终是极少数人关心的事。

  而让李欣宇为难的是,他无法向别人说清旧书概念和分类:“旧书概念太笼统,不是新出版的书就是旧书吗?而且,旧书分好多类,而且有好多分类标准,按装帧,按时间,按地区,按种类分,这些类别铺就一张大网,想用哪一种概念或者类别来将旧书一网打尽是不可能的。”

  或许,一般读者最关心的还有旧书的经济价值,李欣宇这样认为:“我看中书的历史价值,有经济价值的旧书,一定是有历史价值的,光有历史价值没有经济价值是不对的,反过来,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肯定是有经济价值,两者相辅相成。”

  他称,旧书的价值和书的内容、社会背景、印刷、品相都有密切关系。

  

  藏中之本

  书的本质一定是读的

  

  对新兴的旧书收藏热,西安古旧书店的学者张鸣强调:“古旧书的再发行和再流通,是物质的再利用,一本书,有一个人看和有三五个人看,产生的社会效果当然不同,但为啥说走偏了?”他加重语气,“书一定是读的,从来书的价格,没有古玩价格高,而且,古旧书对购买者要求太高,不是说高价买回家,书的价值就能传下去,拥有一套古籍不是用来炫耀,必须要了解它的内涵,书的本质和古玩本质不一样,中国历史因为有书存在,才延续至今。书一定是读的,读一本书就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观念。”

  致力于研究和出版陕西地方文化读物的李欣宇有明确的藏书目的:“只要和陕西文化有关,还有陕西的老照片,我尽量买下来、想办法争取买下来,积累资料,出书也好,提供给需要的人也好。另外,关于陕西的雕版书,我尽自己的能力,能买一点算一点,不管贵不贵,尽管一些书买来就是赔,但我明知赔钱我还买,我还是做事为主。”

  (摘自《华商报》狄蕊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