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3月18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融资担保公司夯实云南文化产业基础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中国第一家专门针对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提供专业融资担保服务的企业在昆明成立

  □ 特约记者 刘海山

  本报记者 何沙洲

  

  近年来,云南的文化产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和较大影响,在全国赢得了“云南现象”“云南响声”等美誉;但文化产业的整体基础还很薄弱,有实力有规模的文化企业不多。不过,3月10日,由云南省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和云南阿诗玛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投资成立的云南文产融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1亿元,可以为云南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企业提供10亿元的融资担保额度。这无疑也将促进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为云南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从而抵御经济“寒潮”,迎来文化产业的春天。

  据了解,云南的总体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与沿海发达地区和一些中部省份相比有较大差距,但有一个现象就是云南文化产业异军突起。目前,云南已基本形成围绕民族特色做主线,旅游业为主体,以影视、新闻出版、民族文艺演出、文化娱乐、体育、会展和民族特色文化的多层次发展的文化产业和市场。将民族文化资本化,使文化产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导发展,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文化产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云南现象”,并逐渐形成“云南模式”。现在,云南文化产业已经占到云南省GDP的5%以上,接近支柱产业的份额,继卷烟、矿产、旅游、动植物资源和能源五大传统支柱产业之后,作为新生的经济力量,文化产业正成为推进云南发展的第六大支柱产业。

  然而,正在成为第六大支柱产业的云南文化产业,却遇到了发展“瓶颈”。云南文化产业融资担保公司总经理宋晋介绍:“据我们了解,现在云南文产办有400多个项目在备案,但是迫于无法取得银行贷款支持,项目均处在‘冷冻’状态。”他说,目前云南文化产业的整体基础还很薄弱,特别是广大中小文化企业的发展除受到人才、技术和管理的制约外,在发展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云南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企业上规模、上水平。

  为此,文化建设要打破按部门、行政区划和行政层级分配文化资源和产品的传统体制;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加快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引导、鼓励有条件的国有和非公有制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实现资本扩张,打造一批战略投资者,发展一批文化产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去年国务院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支持文化产业和文化企业发展,对文化产业涉及的相关领域给予政策支持,以此推动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

  “随着云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成立后的云南文化产业融资担保公司可以为广大中小文化企业在资金需求方面,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为云南文化产业的提升和广大中小文化企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宋晋介绍,云南文产融资担保公司主要服务领域为文化产业及相关行业。服务对象为广大中小文化企业,帮助中小企业在得到融资需求方面给予担保支持。目前主要经营业务有:文化产业及相关行业的融资担保,向委托人为办理商业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票据承兑、银行保函、进出口贸易结算等融资业务提供保证;办理政府委托的专项担保资金业务;办理经政府批准的其他担保业务。

  宋晋表示,成立后云南文化产业融资担保公司将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规定,规范经营,稳步发展,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更加规范。同时,针对文化产业及文化企业的经营特点,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创新融资担保方式和方法,为广大中小文化企业提供方便,快捷,贴身服务,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