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文胜
贝莉莉是1982年进入《浙江工人日报》的,从记者、编辑、部门主任、编委、副总编再到总编,干新闻的时间长达25年。她坦言,这是自己钟爱的事业。其间,她也曾经到过上百家企业采访,近距离与一些企业老总对话,但压根儿没有想过会去企业工作,这也是一次特殊的机缘。
“工作之余,我喜欢音乐。”有一次,贝莉莉去国内生产专业音响的旗舰企业——音王集团考察时,午餐时分瑞士著名乐队班得瑞的《蓝色天际》响起,风声和排笛交错环绕,如同天籁之音。“那是真实的天空历程,自在的飞翔之旅……总裁王祥贵说想做大企业,在很多理念上我们是契合的。”贝莉莉说。于是,2007年9月,贝莉莉来到音王集团。
上班的第三天,贝莉莉就与总裁一起去北京奥组委联系工作,后来经过不懈努力,音王产品在20多家企业中脱颖而出,进入了37个奥运会场馆,最近又成为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的指定音响品牌。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那么贝莉莉又是如何去适应企业的节奏,怎么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呢?
贝莉莉到音王工作后,协助总裁主持公司的日常工作。工作中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但她享受这种压力。好在经过20多年新闻职业的熏陶,她的适应性比较强。
她看到了一位老总做事业、做民族音响品牌的那份专注。这两年多的时间,正好是音王服务奥运,在经济周期的低潮中逆势而上,收购英国三个品牌,又走进上海世博会的特殊时期。
“在省城报社当总编辑的压力是很大的,我曾值班签大样13年,常常奋战至天明,那是一种快节奏的生命状态。但一有时间,我也还可以西湖边上走走,享受人生的惬意。”贝莉莉说。但实际上,贝莉莉在音王的压力同样大。那是一种持续的、永不消停的奔走,这两年多,她经常来回于双城——杭州与宁波两地。有时太累了,她会到家边上的西溪湿地走走,“做企业与办报纸一样,要持续不断地创新。”
新闻工作者很好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在贝莉莉协助总裁分管生产、品质、研发等各个板块时,她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去了解,对这个行业也逐渐有了认识,尤其是参加了总裁高级研修班等学习班后。
在工作中,贝莉莉以女性特有的知性、谦逊、关爱和包容,体现了女人的智慧。她从企业长远利益出发考虑,努力当好企业的管理者。音王的员工素质不错,她通过心与心的交流,以及运用曾在新闻工作中形成的实事求是的作风,让员工们心服口服。
世界上很多事情的道理是相通的:当年办报,贝莉莉希望报纸的风格是大气、精致、犀利,以文人关怀和舆论监督见长,看似矛盾都可以完美地组合在一起。如今在2000余人的一家制造业企业工作,她体会到老总的执着,员工的付出,喜欢走进工人的心里,与他们对话。
“做过新闻的人,服从真理,敢讲真话,音王的总裁也有雅量,也喜听真话。这是企业发展很重要的一点。”贝莉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