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3月15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年份酒期待明明白白消费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原酒含量是个谜、年份鉴定无标准

  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在白酒消费中让人始终琢磨不透的年份酒就一直成了广大消费者心中永远想要解开的谜团:十年陈酿、十五年典藏……如今白酒流行喝年份酒,但能弄清个中原委的消费者可能不多,这很少有人知道年份酒究竟是什么概念,一瓶所谓的年份酒中到底有多少真正的陈年佳酿?日前,带着消费者的疑问,记者在3·15之前进行了采访。 

  消费者质疑

  5年酒厂怎产15年陈酿?  

  过年期间,合肥市民陈先生的亲戚给他送了一瓶某品牌白酒。亲戚走后,陈先生打开包装,作为宣传重点之一,酒盒与酒瓶上都突出标注“15年典藏”字样。“这家酒厂我知道,成立才5年不到,怎么会有15年的酒? ”陈先生有些疑惑。

  陈先生说,现在的酒都流行标年份,年份越长价格越高,“说实话,除了那几个老牌子,其他的年份酒我还真不太相信。”陈先生直言。亲戚送的这款酒,陈先生查了查在市场上要卖400多元,“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陈酿呢”,从消费的角度来说,他认为这钱花得不明不白。“这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呢?作为消费者我们很难了解,一瓶年份酒中到底有多少陈酿,这是与价格直接挂钩的事情。 ”  

  业内解读

  “年份”有两种解释  

  带着陈先生的疑问,记者日前采访了安徽省内两家知名白酒企业的工作人员胡兵和秦风(均为化名)。

  “年份酒的名称其实来自于葡萄酒,”两人说,葡萄酒的“年份酒”指某一年的气候、土壤、日照等各方面自然条件较好,葡萄含糖量高,相应原料生产出来的葡萄酒口感、营养俱佳,这一年即为其年份。这个概念引入白酒,还是安徽省一家著名酒企最早在1996年提出,而后经过全国酒企多年的演变发展,大约10年后在白酒市场年份酒概念开始渐受青睐。  

  年份酒来自勾兑

  “这里要纠正一个误解,年份酒其实并非一瓶酒都是陈年佳酿。”胡兵说,因为生产工艺与成本问题,现在的白酒都是勾兑出来的,多用存放一两年的基酒加入少量的年份原酒。据两人介绍,一般白酒企业建厂不需要太多成本,只要有基本生产线(如发酵、包装等)就行,另外就是要有自己的酒窖。通行的做法是从四川一些老酒厂买年份原酒、酒曲等,再从东北购买高粱、小麦等原料,在厂里发酵,生产出原酒放入地窖储存一定时间后用来生产年份酒。

  “其实,年份酒并不是好做的。”秦风说,年份实际上就是生产工艺“窖藏”的商品化概念,一个酒厂要出产的白酒年份越久,意味着其白酒的生产和窖藏周期越长。以10年窖藏为例,如果用10年时间酿造储藏,一个年产上万吨的酒厂可能要为此占用上亿资金,这其中,风险太大,这也是勾兑生产年份酒的最主要原因。

  年份鉴定尚无统一标准

  对于市面上白酒标注的各种年份,消费者在购买时是否能鉴别出来呢?胡兵和秦风说,目前没有办法。在白酒行业内部,有一个由剑南春推出的“挥发系数鉴别法”,利用的是“酒体中微量香味物质挥发系数随储存时间的延长而减小”的原理检测,但这个挥发系数需要与储存时间的标准曲线对照,才能获知白酒的生产年份。对消费者来说,很难掌握这样的技术,而且在短时间内鉴别出来更不现实。

  “国家目前还没有作出统一要求。”两人介绍,2008年1月1日,我国已经实施了葡萄酒新标准,如果企业要在瓶子上标明年份的话,这里面当年生产的酒不应少于80%,如果在瓶子标签上面标明品种,瓶里该品种的酒不应少于75%。但在白酒方面,还没有类似的统一标准或规定。  

  消费监管

  酒厂说了算消费者有知情权  

  质监:原酒含量不在检测之列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一位负责人说,目前对白酒的检测主要针对感官、酒精度、固形物、己酸乙酯、铅、糖精钠、细菌标准等10个项目进行检验,并没有关于年份原酒含量的检测。而事实上,由于缺乏规范和标准,一瓶年份酒在配料表上和其他酒一样,只标注水、高粱、小麦等原料,并未标明整体是多少年窖藏的酒以及年份酒的品种,当然具体含量更没有一家酒厂愿意标出,国家也没有文件和法规要求对原酒含量进行检测。 

  工商:消费者有权了解年份

  “我们还没有接到一起有关年份白酒虚假标注的投诉”,合肥市工商局广告处一位负责人说。而一位市场执法工作人员解释,即便是有消费者反映年份酒存在虚假标注及虚假宣传的问题,工商部门也需要有关部门提供鉴定、检测报告,才能进行调查处理。另一方面,工商部门提示,根据《消法》有关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情权,在购买年份酒之前,有权了解产品的窖藏、原酒含量等各方面情况,商家有责任说明。

  如此说来,在年份酒标准还没出台的当下,酒企能否在说服教育消费者方面做得更多更进一步更完善一些这样会赢得更多的市场。相关酒类管理部门能否要求年份酒在标注上有一些相关的规定呢?毕竟消费者对知根知底的酒喝起来才更放心吧!

  (钟河安)

  新闻链接一

  国外年份酒

  据了解,国外有专门的《酒法》或《酒典》进行规范管理,对于年份酒有严格的限定,规定:自酒蒸馏之日起,在橡木桶中储存2年半以上的可以叫VO、VS,储存4年半以上的叫VSOP,储存6年半以上的叫XO。同时,国外也允许不同储存年份的酒可相互混合,但混合之后只能按照最低酒龄来分级。

  新闻链接二

  3·15的由来  

  1962年3月15日,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在美国国会发表了《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文》,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消费者的“四项权利”,即:有权获得安全保障;有权获得正确资料;有权自由决定选择;有权提出消费意见。

  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的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选择这一天作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也是为了扩大宣传,促进国际范围内保护消费者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