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千富
拿到《相思草》的时候,我又想起了一句老话: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不要说人生熙攘,不要怨天道不公,只要你执着一处,必有所获。
屈宏生是我仅有的几个文友之一。在这个高塬小城,文化的红旗就靠我们这样几个精瘦、贫弱的人扛撑,尽管我们自己也知道,或许永远默默无闻,或许永远就像迎客的小旗摇曳,无人喝彩。但我们依然充满信心地相聚,充满信心地渴望等待红杏出墙,等待红旗漫卷,等待……而之所以我们能一如既往地这样等待,恐怕除了那一点不自量力的擎旗责任感之外,就是那一根根需要长长的寂寞才能挥霍完的香烟。
伟人说过,文学源于生活,而在我们几个都执着于所谓纯文学之“纯”的时候,好友宏生不时披着风尘,带着一袭烟香,乐滋滋地描绘他在绿色烟田徜徉的感想,与烟农屈膝相谈的鲜活的故事……谁也没有想到,他竟会捧出一本沉甸甸、绿油油、香喷喷的烟草诗集!在翻阅这本诗集的时候,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从这本诗集里,能品味出作者对烟草的浓情蜜意,这不只是作者从事烟草工作的缘故,盖因烟草与我们的生活太紧密了:马克思在缕缕烟丝里编织出了《资本论》,斯大林的烟斗里装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备受美国人爱戴的总统罗斯福骑着骆驼牌香烟去拜会上帝,毛主席噙着香烟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鲁迅匕首般的杂文也与烟支的磨砺相关,还有当棋圣点燃香烟的时候,你才能领略到“旋风”的含义,而农夫眼里烟草是殷实的日子,我等眼里的烟草则是一段自认为美丽的文字……很不幸,并不是所有讴歌的东西都十全十美,烟草同样在一定的时候是人类的敌人,有韪“相思草”的美名。可喜的是作者并没有一味地赞美,而是带着思辨的眼神去看香烟,当他从古而今、由中而外描述蓝色烟雾的时候,突然看见“妙龄女郎吐着漂亮的烟圈,抱着孩童的母亲潇洒地吞云吐雾,可我可爱的孩子哟,你背着书包怎么也……”他“狠狠地捻灭烟蒂”,“紧紧拉着小弟的手/只求给孩子一个/无烟的天空”,以对社会和人生负责的态度发出了“还孩子一个明媚的晴空吧!”的呐喊。
值得一提的是,宏生在写诗方面有着较好的技巧和造诣,从《相思草》后边一部分纯情诗歌里可见一斑。可他并没有一味地追“纯”而又“纯”,模糊了生活界限,使我们不知所云而云,而是毅然将犀利的笔锋和才思,投向褒贬不一的烟草,终有所获,且让人读后感慨良久,宛若饭后一支烟的感受,真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