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3月09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李宝根:实力揽走“运输大单”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田天柏  

  从卖鞋中捕得新商机  

  壮实的李宝根看起来更像个北方人,但骨子里依然透露出南方人的精明。他经营的哈尔滨市南方物流运输公司,如今已成为当地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的物流公司之一。

  他二十出头就开始做生意。家乡温岭做鞋的企业多,他把鞋拿到千里之外的哈尔滨搞批发,甚至远销到俄罗斯。创办物流公司是他在卖鞋过程中得到启发的。

  天气寒冷的哈尔滨对鞋的需求量大,生意好得让他发愁。愁什么呢?愁鞋的运输。鞋的运输量越来越大,每次找车运输都要费些周折。由己及人,他想到,其他人运输货物也不方便。这就是商机啊,为什么自己不买几辆车跑运输呢?  

  大胆创办“南方物流”  

  看准了就大胆地干!这是台州商人的共性。

  他买了几辆货车办起了托运站。刚开始,业务拓展很不容易,许多北方人看不起这个“南蛮子”。一次,与几个哈尔滨人一起吃饭,他们那不屑一顾的神情激怒了他。他一口气连喝两大碗白酒,让这些以“豪饮”著称的北方人目瞪口呆。他的豪爽一时传开。

  随着业务量的增加,他于1991年创办了“南方物流”,运输的货物从原先的鞋类、水泵和百货,发展到粮食、化工原材料和电力设备。

  电力设备属特种行业,对运输企业的资质、信誉度要求特别高。2006年,他开始涉足这一行业,并接到了台州发电厂的业务。当他将哈尔滨电力设备企业生产的发电机、汽轮机、锅炉组机和维修设备等顺利运抵台电时,两地厂家都给予了好评。

  廖志勇是海南海口发电厂的物资供销采购员。去年年初,单位领导要他到哈尔滨采购5000多吨的电力设备。采购过程很顺利,但要从南到北运输这么多的电力设备,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经多方打听,他得知“南方物流”的运输能力和信誉在当地有口皆碑。他找到了李宝根。李宝根底气十足地接纳了这笔业务,并于去年下半年圆满完成任务。李宝根说:“这是我自办物流公司以来,运输里程最长的一次。”

  这次“长途跋涉”让李宝根打开了电力行业运输的市场,江苏、湖南、广东等地的发电厂先后将“运输大单”抛给了“南方物流”。

  迄今,李宝根已拥有载货汽车20辆。公司年运输量突破7万吨;年跑总里程400多万公里,相当于每天一趟“长征路”。  

  靠实力赢得社会地位  

  从2003年开始,李宝根每年上交的税收均超过100万元,成为当地的纳税大户。有实力才有地位。2005年,他当选为哈尔滨市道外区政协委员。当初,他靠酒量扩大了一些社会影响;如今,他靠实力赢得了社会地位。他感慨万千地说:“这让我更加明白,发展才是硬道理。”

  他积极参政议政。道外区货运市场周边环境不理想,交通拥挤,既影响车流人流,又影响市容。他在提案中建议:将所有货运市场全部迁出市中心。这一提案引起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落实提案。据了解,目前,该区市中心已无一家货运市场。

  “发展现代物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物流业不可或缺。”李宝根深信,物流业是个朝阳产业,发展空间很大,前景广阔。

  但他也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南方物流”和眼下许多“物流公司”、“物流中心”一样,实际上还是货运公司,从事的仅仅是物流中的运输环节而已,尚未具备从事真正意义的物流业所需的基本条件。

  “要从传统物流走向现代物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李宝根说,现代物流包含仓储、运输、货代、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一系列环节。目前是启动现代物流产业的最好时机。眼下,李宝根正在考虑发展电子商务物流。

  经过李宝根和台州老乡的共同经营,如今,在哈尔滨市已经有了3家台州人开办的大型物流公司。